這一說便又惹得殿內之人呼吸一緊!亦勾起了武后心底下那些興致,親暱的頷首,持著和藹的聲波要他繼續說下去。
武承嗣便道:“天后且看這進獻之人的名諱,‘唐同泰’。”於此微定聲息,“‘唐’乃李唐王朝之國號,‘同泰’是為一榮俱榮之意,這是意味著天后您將與李唐王朝一榮俱榮,有天后、便有李唐!”
顯然的,侄兒這樣的解釋自然極對武后的心。她展顏微微,雙目有了內涵頗深的沉澱。
武承嗣叩首一拜,再度啟口道:“再且來看唐同泰的籍貫,這‘雍州永安’,‘永安’雙字顧名思義,乃‘永遠喜樂安泰’,這與寶石之上‘永昌帝業’之寓意又是不謀而合的相當!”言至此處,他變得極為激動,一激動下竟是自己站起來身子、大步行至武后面前又一作揖,“如此兩重,又加之寶石之上那渾然天成的八個大字,如此三重祥瑞,委實難得難現呵!”原本一塊兒普通的石頭也在武承嗣這潛移默化之間,被他順口給改成了“寶石”。可見這個人雖是一副激動到幾近失控的地步,但他內心深處並不是當真失控,且該是極冷靜而睿智的!
浮光暗動、流影成碎,陽光一層層漣漪般逐步波及入了正殿,為金燦龍椅上高高坐著的武太后鍍了一層凜然的金箔,凌駕雲霄、睥睨萬物的那一泓姿態便烘托的愈發直白……
此後事態的發展可謂是如魚得水般的順利!武后在子侄的增溫添火、並一干文武朝臣的簇擁之下,笑納了這洛書祥瑞,併為其命名“寶圖”二字,不多時後又改為“天授寶圖”。
而“聖母神皇”這四個極是尊崇、卻又鋒芒萬丈的“天授”字眼,被武后就此深深鐫刻於心、且命上官婉兒私下寫於議案備註。
當這一抹極盡奢華而耀目的鳳袍轉過宮門九重、行出正殿的那麼一刻,武后定住足步微微側目,面向並沒有跟上自己的婉兒,眼瞼一個輕抬。
婉兒不動聲色的頷首示意,邊輕旋柔身,將那幾上擱置天授寶圖的位置上,那留下的淺淺一尾紫石紅紫粉末拂袖一拭、渙散的不著痕跡。
暗紫滲紅的詭異光澤在陽光裡一閃便消失,與寶圖之上那八個神蹟隸書的大字,一個顏色……
。
今冬之時,武后下旨召集各州都督、刺史,及李唐宗親並著武氏外戚共聚於太初宮拜天授寶圖;並在同時,她忽又下旨籌備明堂
興修之事,欲待明堂建成之日親臨明堂、受納百官朝賀……
明堂,那座高偉而神聖的殿堂可素來都是皇帝的象徵呵!且武后又如此擺出大陣仗的將“天授寶圖”一事告知天下,如此昭然不晦,分明是在給尚在位的皇帝李旦造成許多無形的壓力!
一時李唐宗親並著朝野上下俱是風聲鶴唳,誰也能夠嗅到這風雲際會的幃幕之上一場呼之慾來、無可估量的疾風驟雨的腥澀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