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明月號”把短短一段海路分七天這麼“漫長”的時間走完之後,嶽效飛的身體恢復了許多。臉色雖然依然有些黃,但已經沒有了那中鐵青顏色。
大概得益於沒有了政務的壓力,或者是每天那位美女醫生給他注射液當中,加入的不知是什麼“特殊療法”的藥液,使嶽效飛在每一個夜晚的時候,變得迷迷糊糊。當然,也可能是不知哪位妻子,不顧美女醫生的警告,每天夜裡那位神秘的陪伴。
總之不管如何,嶽效飛已經下了病床,換上了軍裝。年輕的身體,對於內腑傷害修復的能力是驚人的,外加有效的“治療”,使嶽效飛近乎康復。
在10月底的天氣裡,明月號抵近了對馬島。
越靠近朝鮮的國都的都城一一漢城,天氣就越發顯得涼了起來,尤其早晚之間的溫差較大。
嶽效飛並沒有扣上剛剛在秋季之前,剛剛為神州軍全軍裝備的風雨衣上的大釦子,站在船頭,他的目光灑向漢城。
當明月號來到漢城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這時,它的一側側跟隨的是,來自江華島海軍基地的,朝鮮海軍的怒潮級護衛艦,也就是神州軍所有的“江湖級”巡邏艇。再後面,跟著的是另外一艘用“明月級”改裝的“君主座駕”。
這些小巧的戰艦上,裝備著一氧化碳發動機,雖然形體很小,但很快的航速與靈活的行動也使它們是一款非常優秀的近海戰艦。
漢城,此刻的漢城完全成就了另外一番模樣。遠遠望去,在這暮色蒼茫的時候,明亮的燈光已經在城市的上空形成了一個光罩一股的模樣。
大約也不必去詳細看那兒的城市建設,只看這明亮的燈泡,就已經該明白,在朝鮮或者說在漢城這兒,與過去相比,生活已經完全是另外一個模樣。
碼頭之上,如同中華神州據有的港口的碼頭一樣。這兒是明亮的燈光和忙碌的人群,門形吊車,正在把似乎多到無數的巨木、煤炭、糧食吊裝到已經放倒了桅杆的“諾亞級”貨船之上。
這裡除了明月號四周,看不見軍艦的影子。朝鮮海軍的軍事基地,完全建立在江華島上。而漢城這兒,完全是民用碼頭。
客運碼頭之上,顯然已經由朝鮮的禁軍佈下了警戒。碼頭之上,明亮的燈泡照耀之下,警戒線後面閃現出大群的人群,估計那是李淏安排的歡迎節目。
而警戒線之內,不但有中華神州在這兒的使館,同時也有李淏率領下的皇族以及一些官員。看來江華島上到漢城的“光報”系統的傳輸,是極具效率也卓有成效的。
當明月號剛剛與江華島附近的巡邏艦隊碰面之後,兩個小時之內,嶽效飛將造訪漢城的訊息就傳到了遠在漢城的皇宮之中。
對於嶽效飛的一突然到訪,李淏當然是十分歡迎的。這完全出於他對於嶽效飛的感激,這些感激則全部來源於朝鮮的變化。
朝鮮的變化當然是十分使人吃驚的,尤其是朝鮮的野戰軍進入扶桑之後。
朝鮮無論經濟與軍力都在他們一次次的大勝之後,得到的物資而飛速澎脹起來。這全都得益於李淏的三弟,龍城大君李滾自神州軍的軍校回來。
李淏不但任命李滾為兵部部長,同時他也兼任朝鮮野戰軍作戰司令部的司令。此刻龍城大君就在朝鮮,率領三個整編完畢的野戰師四處征伐。
國內除一個師駐守在鴨綠江附近之外,其餘的安全全部由江華島上的海軍來提供保護力量。當然,整個朝鮮現在的兵力並不多。儘管如此,他們還是響應了神州軍的請救,派出一個野戰師前往南洋,逐步替代為了擴軍而反回平潭島的海軍陸戰隊,對蒼龍寨基地提供保護。
朝鮮因為扶桑的戰爭嚐到了甜頭,近期面對在不斷吸吮著扶桑的礦產資源之後,澎脹起來錢袋,議會透過再次建立五個野戰師。同時向中華神州購買十艘烈風級驅逐艦作為海軍主力,再購進一艘火鳳級巡洋艦作為旗艦。
五個新建立的野戰師中,其中一個師會留在朝鮮,為漢城及釜山附近提供陸上的保護。其餘四師理所當然的要投入到扶桑的戰爭當中去,為朝鮮爭取更多的經濟利益。
另外,令李淏欣喜的是,他的軍火工業在中華神州那邊過來的技師協助之下,已經初步建立起來。同時,民用工業,在來自中華神州的工廠主的努力下,已經開始生產出大量的工業品,不但可以供應朝鮮,甚至也有部分可以向中華神州出口。
例如,利用朝鮮豐富的水利、煤炭、森林資源,興建的大型煤粉基地,開始為各型蒸汽船及內燃機驅動的船舶生產可以快速更換的煤粉及木炭微模組,並運送到碼頭之上,供來往的船舶快速更換。
由於朝鮮相對較便宜的人力資源與自然資源,外加中華神州對於使用本土自然資源的使用原則是一一探明及保留!對於使用,則課以相對較高的稅收不無關係。這些條件使得朝鮮在能源提供之上,較中華神州的廠家更具有競爭力。
這些都是令李淏興奮不已的事情,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努力,整個朝鮮已經迸發出一股前所未有活力,財富的增加更加使人歎為觀止的已經達到,過去三年收入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