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我今年十五歲了,很快就十六了,我能不能申請加入一線部隊啊?”
“是啊司令,我們也想加入一線部隊!”旁邊的徐天雷和林旭二人也不甘示弱道。
袁斌愣了一下,隨即開口。
“為啥?在兵工廠裡不好嗎?”
“司令,這裡好是好,但我想為父親報仇!”
“司令!我也想為父親報仇!”
“司令!我也是!”三人紛紛開口。
“你們聽著,報仇的方法分很多種,就比如你們現在想的,參加一線部隊為父報仇,其實這也是沒問題的,因為很多人都是這個原因才參軍的。”
“但你們不同啊,一方面是因為你們的年紀小,可塑性高,再一個,就連你們的老師李思國都說你們在機械這行的天賦很高,小小年紀就能自主加工槍械零件了。”
“所以你們更應該把心思放在機械上,你們每多製造一支槍我們就能用它多打死幾個小鬼子,如果能夠造出威力更大的槍械或者是火炮乃至於其他武器,那我們就能消滅更多的小鬼子!”
“你們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而且前線子彈可不長眼睛,很有可能你們剛上前線就犧牲了,那樣的話就浪費了你們自己的天賦,所以說,留在這裡,好好學習,將來造出更多武器才是你們更應該做的!”
袁斌理解他們的心情,但卻不能把他們送上戰場,一方面這些孩子都是烈士的兒子,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們的歲數太小了,袁斌不可能那麼做,最後一方面就是因為他們的天賦,有這等天賦卻上一線,這豈不是太浪費人才了?
袁斌的一番話終究是讓他們打消了參加一線部隊的想法,從而立志要造出威力更加強大的武器去對付小鬼子,對於這一點袁斌非常的高興。
發明創造這種東西往往都是從興趣和意願中產生的,沒準這三個孩子將來就能給他帶來驚喜,這都是說不定的。
國外就能有愛迪生,愛因斯坦,華夏為什麼就不能有呢?再說了,華夏自古就不缺天才,為什麼就不能是他們三個呢?
三個孩子離開以後,袁斌看向了李思國。
“思國,這三個孩子要好好培養,沒準將來就是新一代的軍工專家!”
“放心吧司令,就算你不說我也會好好培養他們的,這三個孩子確實很有天賦,學習時間不長,但上手和學習能力很強,我一定傾盡所有教導他們!”
“很好,那就先不聊這個了,說說武器製造方面的事吧,仗也打完了,之前全力生產彈藥的事也放一放吧,生產槍支和火炮的事要開始了!”
“司令,按照你的指示,目前已經開始重新生產槍支和火炮,但目前受制於鍊鋼的因素,所以火炮生產速度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