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場面相當的難看,中國隊幾乎沒有什麼進攻,但中國隊卻贏下了比賽。
比分是2:1,有驚無險。
可就連球迷也感到十分的滿意。
以劉浩作為前場核心,比賽過程就是這樣的。
但結果總是勝利的一方!
中國球迷變得務實了,如果換做是以前的國家隊,肯定會被罵得狗血淋頭,因為以前無法贏球,而現在的戰術針對性十分之強!
劉浩沒有進球,但他在前場的牽制,讓中國隊其他球員獲得了機會,受益者是張稀哲和鄭龍。
兩個小快靈的球員利用空擋分別打進了一球。
週中的這場比賽,也迅速傳到了齊達內的耳朵裡,那是阿斯報記者的質問:“為什麼其他球隊以劉為核心都能夠贏取比賽的勝利?”
這句話齊達內可以不用回答的,因為他從未用劉浩作為核心去贏球,但他還是想表達他的觀點:“因為劉本身就是一個偉大的球員,他可以改變比賽程序,只是在皇家馬德里,我們可以用一種更輕鬆的方式去贏球,不到萬不得已,我們走不到這一步,他是我們最後的殺手鐧。”
齊達內這麼說,等於是變相屈服了,承認了劉浩的戰術作用,他把劉浩定義為球隊的最後殺手鐧。
當然,劉浩的國家隊征程還沒有結束,這只是第一場,還有第二場。
中國隊是個見好就收的球隊,這很符合中國內斂的特點。
和委內瑞拉踢完之後,足協給球隊安排的對手實力簡直慘不忍睹,正所謂張弛有度,踢了一個強隊,自然也要踢一個弱隊,這樣可以保持球隊的生命力。
而為何要把強隊安排在前,把弱隊安排在後,這裡面也是有學問的。
如果把弱隊安排在前,中國隊輸了,那再遇強隊被狂虐,那顯而易見會很打擊球員的自信,而先踢強隊就不同了,哪怕是大比分兵敗,那第二場也能卯足了勁兒和弱隊開戰,這對於提升士氣很有作用……
中國隊第二場熱身賽的對手是尼泊爾。
是的,是尼泊爾。
這個彈丸之地想要湊齊一個國家隊來還真不容易,據說為了湊齊人數,他們甚至於在全國發電視廣告招募兵員,可以想象他們的國家隊有多爛。
可哪怕在小,盯著國家隊名義來中國比賽的也是國家隊,在國際比賽日比賽的賽事,經過國際足聯認可的賽事還是A級賽事,中國隊的積分還是會發生很大的改變……
可你也不能怪足協呀,畢竟預選賽裡就有一個很弱的對手,寮國,人家的土地也不多,中國隊這是找相似的對手嘛。
肯定也有球迷會跳出來說,那為啥不找越南?越南和寮國不是更像?可大家要知道越南也許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弱……
中國隊可不想陰溝裡翻船!
那為什麼卻可以找委內瑞拉?
道理也很簡單,委內瑞拉不是亞洲球隊,怎麼輸都無所謂,但要輸給越南這樣的對手,那心理想法也不一樣。
領導的想法,博大精深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