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秀才對衛青的這種斤斤計較十分不滿,但看在花木蘭聽的津津有味的份兒上,也不去說什麼了,他以鄙視的眼神看了衛青一眼,繼續講吓去:“兵力懸殊,楚國大部分城池很快陷落,並且都城也被團團圍住,一困三年,城裡糧草告罄,兵革無存,危在旦夕,這天,晉國派來使者發出最後通牒:如再不交劍,明天將攻陷此城,到時玉石俱焚,楚王不屈,吩咐左右:明天自己要親上城破,自已將用此劍自刎,然後左右定要拾得此劍,騎快馬奔到大湖,將此劍沉入湖底,讓泰阿劍永留楚國。
第二天拂曉,楚王登上城頭,只見外晉國兵馬遮天蔽日,自己的都城宛如**之中的一葉扁舟,隨時有傾滅危險。
晉國兵馬開始攻城,吶喊聲如同山呼海嘯,城破在即。
楚王雙手捧劍,長嘆一聲:‘泰阿啊!泰阿,我今天將用自己的鮮血來祭你,’拔劍出鞘,引劍直指敵軍。
這時,匪夷所思的奇蹟出現了:只見一團磅礴劍氣激射而出,城外霎時飛吵走石,似有猛獸咆哮其中,晉國兵馬大亂,片刻之後,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軍覆沒,,,,,。
這件事情過後,楚王召來國中智者風胡子問道:‘泰阿劍為何會有如此之威,"’
風胡子對道:‘泰阿劍是一把威道之劍,而內心之威才是真威,大王身處逆境威武不屈,正是內心之威的卓越表現,正是大王的內心之威激發出泰阿的劍氣之威啊!’
泰阿,是一把威道之劍!”
“我懂了!”花木蘭突然插話:“泰阿倒持”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說被人威脅著,就象泰阿劍的劍柄在別人手裡一樣。
顧秀才一挑大拇指:“花將軍果然聰明,正是如此!”
“還有三把劍是哪三把!”衛青催促,心想反正還剩三把劍了,讓顧秀才說完,他也好告辭回營。
顧秀才笑道:“這第三名劍可是人人皆知的了,這便是我高祖所持的赤霄劍!”
衛青與花木蘭同時“啊”了一聲,兩人對視了一眼,好奇心都起,衛青對顧秀才說道:“赤霄劍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顧先生就不必再講,只是既然赤霄排名第三,不知第二第一是什麼?”
顧秀才點頭:“排名第二的,是湛瀘劍,此劍要比赤霄劍更強!”
衛青想了一想,搖頭道:“這個未必,實話說,在下經受過湛瀘劍的一擊,卻毫髮無傷!”
顧秀才吃了一驚,說道:“願聞其詳!”
衛青於是將他和八都作戰之事大致說了一回。
顧秀才沉吟片刻,笑道:“衛將軍,這我可真是失敬了,這湛瀘劍是仁者之劍,如果持在不仁之人的手裡去殺仁者,這劍不但不會傷人,反而會反噬的!”
衛青點頭,這話花木蘭也說過,看起來這劍還真是神奇。
“排名第一的是什麼劍!”花木蘭問道。
顧秀才的眼睛中放出了神采:“軒轅夏禹劍,此劍為眾神采首山之銅為黃帝所鑄,後傳與夏禹,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勇氣、智慧、仁愛,,,,,,一切歸於兩個字:聖道,軒轅夏禹劍是一把聖道之劍,四海之內,千秋列國,再無第二把劍能與之相比!”
花木蘭和衛青也都點頭,軒轅黃帝之劍,當然是天下至尊了。
衛青看了看花木蘭,對顧秀才說道:“今日一會,讓在下大開眼界,可惜在下事務繁雜,不能再多聽教悔了!”
顧秀才笑道:“將軍請便,顧某一向無人說話,今天將軍陪顧某聊了這麼久,足見厚愛了!”
“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要問!”花木蘭說道。
“請講!”顧秀才答。
“您方才將英雄榜撕掉,卻是為什麼?”花木蘭問道。
顧秀才看著衛青,慢慢的說道:“因為他!”
“什麼?”衛青一呆,不知道自己怎麼逼的顧秀才撕英雄榜了。
顧秀才突然伸手,指點著衛青的身周:“背上是西楚霸王項羽的霸王弓,對不對,此弓天下第二,唯有傳說中大漠深處的射鵰弓才比它強;身上穿的是鐵皮熊的皮所制之甲,是不是,此甲也是天下第二,只有天蠶甲可比得過它;來時所乘的是望雲騅吧!此馬天下第三,只有絕對、翻羽二馬可比得過;將軍所用的是赤霄劍吧!此劍方才說過,是天下第三,我這英雄榜排出時,衛將軍還沒有這樣的裝備,現在衛將軍一身如此裝備,在英雄榜上排名第四,我這英雄榜只能撕掉重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