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的話語雖然平淡,但在這亭臺水榭之間響起時,卻分外有力量。
而聽到了朱厚熜的話語之後,朱元璋、朱棣和朱瞻基都停下了訓斥聲,只不過與氣憤的朱元璋、朱棣相比,朱瞻基顯然是有些意猶未盡的。
畢竟以後像這樣的好時候,不會太多了。
而朱佑樘一直都是沉默不語,沒有被整紅溫,說明朱佑樘的心理素質確實很好,確實是寬厚仁德的好典範。
不過雖然朱佑樘被一頓噴,但其實朱佑樘只能說是一般的皇帝,不能算是太差,就比如把朱佑樘放在明末,他啥事兒也不幹,是絕對不會落到朱由檢那個地步的……
他們之所以會爆發出比朱由檢亡國更大的怒意,主要是因為皇帝被文臣牽著鼻子走,還洋洋得意。
雖然朱由檢前期也被牽著鼻子走,但後來也觸底反彈了,支稜起來了。
而同樣,雖然朱由檢做的不怎麼樣,是亡國的直接罪魁禍首,但按常理說,亡國的罪名其實也不能全怪他……再加上朱由檢是第一批入群成員,後面的皇帝就算是想怪罪,也沒辦法怪罪了。
但朱佑樘不一樣了。
誰讓你來的這麼晚了?
而被訓斥了一通之後的朱佑樘,已經完全陷入沉默之中。
文臣和祖宗之間,他自然是更願意相信祖宗,而不是相信那些文臣們。
雖然祖宗們沒見過,但祖宗們畢竟姓朱,而且自己的皇位也是來自於他們。
而文臣們雖然天天見,但他們可不姓朱,說不準其中還有不少人,有不臣之心。
兩者之間做出一個選擇,朱佑樘自然會選擇祖宗們了。
今日聽到祖宗們的對話,朱佑樘也沉默了、迷茫了,他開始懷疑起了自己一直以來堅持的人生信條:莫非根據聖賢的指引,成為儒家典籍中合格的聖明君主,是一件錯誤的抉擇嗎?
他也不清楚這是什麼緣故,他也不清楚這其中的情況。
畢竟從小到大,他便在儒家的教導之下長大。
雖然,自己未曾像是民間傳說裡那樣,被萬貴妃追殺。
但父親終究還是寵愛萬貴妃,對自己這個太子不甚重視,雖然沒有明顯表現出來廢太子的意願,但朱佑樘還是日日惶恐。
若非是劉文泰用錯了藥,朱佑樘有時候覺得,或許天子之位也落不到自己頭上。
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朱佑樘的性格說好聽點是仁厚,說難聽點,其實是懦弱。
從某種角度來說,朱佑樘,其實就是不好色的朱常洛罷了。
若非朱常洛死的早,許又會是好色版的朱佑樘。
只能說,朱佑樘陷入了沉默。
“你去你兒子身邊坐著吧,有什麼不懂的治國理念,可以問問伱兒子,你兒子的思維雖然與常人有些不太一樣,在治國方面,也馬馬虎虎,但在軍事和治國結合之下,倒是比你這個老子要厲害不少。”
朱元璋擺了擺手,接著便直接無視掉了朱佑樘的表情,看向了朱厚熜,對著朱厚熜道:“厚熜,這次提前召開會議有什麼情況嗎?咱和老四方才耽誤了一陣時間,若是有什麼緊急的事兒,咱們還是要抓緊時間討論一下。”
原來您也知道剛才耽誤時間了啊。
朱厚熜不由在心中微微吐槽一聲,接著便道:“確實有一件大事發生,不過這件大事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