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太后氣得胸脯起伏不定,雷霆震怒,還不等她開口說些什麼,一旁的曹吉祥便道:“太后娘娘莫要氣壞了身子,當今之際,還是定好咱們要幹些什麼。”
“馬上以本宮的名義,寫一封懿旨,宣監國郕王朱祁鈺入宮見本宮,本宮有軍國大事委託。”
孫太后的目光陰冷,接著便道:“命令御馬監太監持刀斧於左右,若朱祁鈺不肯,那本宮一聲令下,爾等便從左右衝出,亂刀將朱祁鈺砍死!”
“同時,召于謙、石亨等人入宮見我,令他們立馬統帥諸營,清理陳循、王直這些老不死的傢伙,徵召山東、南京之兵,同那叛逆死戰!”
因為于謙這突然的調兵指令,一時之間讓孫太后產生了誤判,覺得於謙應該是自己這邊的人。
只能說,孫太后可能腦袋昏頭了。
于謙可是和王振有仇,而且是有大仇。
當年于謙入京覲見朱祁鎮、時,因為不給王振送禮,因此慘遭誣陷下獄,在詔獄待了三個月,才在百姓、官吏乃至藩王的求情下得以赦免,降職為大理寺少卿,後來才重新起復為巡撫。
于謙擔任巡撫期間,深受百姓愛戴,解決了不少因天災而導致的流民生計問題。
直到土木堡發生的前一年,于謙才回到京城,擔任兵部左侍郎。
這樣的履歷,很難想象他能夠和朱祁鎮、王振他們搭上什麼關係。
不過畢竟在權力面前,誰也不知道誰會做出什麼舉動來。
比如石亨,他在歷史上還是于謙的心腹呢,可以說是于謙一手提拔起來的,沒有于謙,石亨不過是個敗軍之將。
而朱祁鈺也待石亨很好,給他一路升官。
但他為了權力,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毅然決然發動奪門之變,讓太上皇朱祁鎮重新登基……
由此可見,在權力面前,人心倒是個虛無縹緲的東西啊。
而就在此時,太監王長疾步走來,來到孫太后的面前,對著孫太后稟報道:“啟奏太后,兵部左侍郎于謙與監國郕王殿下領命在東華門外,請求入內拜見太后,說是有要事相商……孫繼宗大爺遣奴婢來問問您,要不要把于謙放進來。”
孫太后聞言大喜,接著便道:“這于謙果然是忠臣也!如此夜晚,竟帶著朱祁鈺過來,明顯是要與本宮密謀,速速開門,放于謙進來!”
而聽到孫太后的話語,一旁的馬順當即開口道:“太后,不可開門!這于謙之心未曾明確,若是有異該當如何?”
聽到馬順的話語,孫太后的智商一時之間竟然迴光返照,點了點頭,開口道:“馬愛卿所言極是!只叫于謙、朱祁鈺二人入內,其餘人等,盡數在東華門外候著,不得入宮!”
王長聞言,當即拱手領命,想要離開之時,卻在外面聽到一片嘈雜的聲音。
孫太后皺了皺眉,勃然大怒,呵斥道:“外面怎麼了?!”
曹吉祥當即欠身,道了一句‘奴婢去看看’後,便迅速出了門,不消片刻,便被一員渾身是血,穿著鐵甲的大將撞倒在地,發出‘哎喲’一聲。
見有一將闖入慈寧宮,孫太后大怒,正欲吩咐左右將其拿下時,卻見那大將哭喪著臉,開口道:“妹妹,東華門破了!于謙用兵如神啊,我還沒見著什麼情況,城門便開了。”
“那朱祁鈺更是一馬當先,喊著什麼‘我乃監國郕王’,士兵們都不敢動手,東華門便這麼被攻破了!”
迅速說完情況之後,這大將又接著道:“顯宗已經被當場打死了,我溜得快,逃了一條命,朱祁鈺、于謙這是奪門,發動宮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