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夥不知道從哪兒來的八旗大爺兇悍無比,一路橫衝直撞,殺了不少綠營兵,殺得包衣奴才們那是瑟瑟發抖,不知道是哪兒得罪了這些老北京的爺。
同時,還有幾百個殺人不眨眼的韃子潛入了北京,每天晚上都有巡邏的兵卒死於非命,可嚇人了。
除此之外,還有幾部大逆不道的小黃書,不知為什麼,也同樣在北京城流傳了起來。
其中包括但不限於太后和先帝、果郡王,孝莊皇太后、攝政王與太宗皇帝之間的故事。
這兩者之間,都有第四個人。
前者是海寧的陳閣老,後者是大漢奸洪承疇。
當然,相比於當朝太后,孝莊皇太后簡直是弱爆了。
聽說現在的皇帝都不是愛新覺羅,是陳閣老的種,乾隆的大名應該是陳家洛!
這個訊息在京城之中,流傳的很快。
因為小黃書的流傳比較快,在口口相傳之下,近乎在整個北京城裡都給傳開了。
沒辦法,別的傳播可能會慢,但這個絕對不會慢。
因此,一時之間,北京城風起雲湧。
一方面,精通滿洲語的大明八旗兵正在城中搞暗殺行動,人心惶惶。
一方面,天津陷落,數千大軍陳兵北京城外,磨刀霍霍,打算殺入北京城,要了愛新覺羅家的命。
還有一方面,則是城中謠言四起,人心浮動。
當然,這三點都是朱厚熜採用的策略,能夠最大限度分化北京城內防備力量的策略。
不過,出乎朱厚熜預料的是,在三管齊下之際,北京城內竟然誕生了新的傳言,而且還是有關聯的聯動系列。
因為皇上是漢人,所以對城中的滿人深惡痛絕,因此特地聯絡了明朝兵,就是為了殺光北京的滿人,同時還派出了大內侍衛,專門暗殺那些盡職盡責的官兵……
除此之外,還有一大批證據被指了出來。
比如海寧陳氏的老宅中掛有兩個乾隆所書的匾額,上面寫有“愛日”和“春暉”的字樣。這兩個詞語來自於孟郊的名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乾隆下江南,多次住在海寧陳氏家中,對陳閣老及陳夫人恭敬有加。
自乾隆繼位之後,數次表現出對明末那些殉國的大明臣子敬佩,對包括洪承疇在內的諸多大明叛徒而感到不屑一顧,對於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的錢謙益更是感到十分的憤怒。
由此可見,這乾隆絕對是漢人,證據確鑿!
當然,對於乾隆的身世,北京城內還有第二個版本,這個是比較被八旗子弟接受的。
第二個版本,是說乾隆乃是昔年嬛嬛老佛爺和果郡王偷情生出的孩子,這也是為什麼老佛爺不願意和先帝合葬,老佛爺又對果親王多加照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