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皇兄。”
朱由檢當即點頭,立馬開始回憶起了過去。
不過回憶來回憶去,朱由檢的記憶全都停留在那句‘吾弟當為堯舜’上,其他細節倒是拖拖拉拉,好半天才能想到一點。
雖然他們兄弟兩個壓根沒有算得上是‘堯舜’,但朱由校並不嫌棄這些細微的細節,立馬陷入了沉思。
而另一邊,朱元璋的會議也走上了尾聲,他講完之後,便徑直來到朱由校面前,面色平靜,開口道:“你這小子,可記得咱在南京立的牌子上,寫的什麼字?”
一旦朱元璋十分平靜的講出一句話,多半是有些不滿甚至於憤怒的。
只有在極其憤怒的情況下,朱元璋才會大聲呵斥,諸如朱祁鎮那般……
而聽到了朱元璋的聲音,原本滿腦子都在想自己回去該幹什麼的朱由校忽然僵住了。
最不願意面對的一幕讓朱由校面對上了。
朱由校不由苦笑一聲,接著便拱手對著朱元璋道:“太祖,您立的碑上寫的是‘宦官不得干政’……”
朱祁鎮時代的王振已經是權傾朝野,但朱祁鎮還是有點忌諱,並沒有給王振什麼實際的官職,一直都是宦官官職。
因此,雖然王振已經干政了,但至少有個遮羞布,可以擋一擋。
但魏忠賢不一樣,魏忠賢曾經短暫的擔任過一段時間都督同知,都督同知乃是從一品的武官,在大明武官之中,處於第三級,在它上面的唯有大將軍和都督!
當然,是名義上的。
不過這也是犯了大錯。
而朱由校見狀,毫不猶豫,直接撲通一聲跪下,對著朱元璋道:“太祖,不肖子孫有罪,但也事出有因!皇爺爺時,大明黨爭頻繁、文官勢大,臣權隱要壓過君權,兒孫便只能提拔宦官,以宦官之力對抗、制衡文官,否則朕這個皇帝,遲早要成為傀儡!”
說到底,明末的亂局根本來自於萬曆朝後期的不上朝。
嘉靖也不上朝,但人家只是不管小事兒,大事兒可是專門讓內閣大學士和司禮監太監來開會抉擇,權力抓的死死。
而萬曆的不上朝,那是徹底放飛自我,小事我不管,大事你們自己商量著來,萬曆後期的文官們可開心了,因此一個個黨派就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開始了野蠻生長。
而明光宗……這哥們只當了三十天皇帝,基本就是沒當。
緊接著,便是朱由校繼位,朱由校一方面專心木匠工藝,以此來麻痺文官,另一方面則是提拔宦官,以宦官制衡文臣,同時讓宦官去收稅,把稅銀掌控在自己手裡。
雖然宦官也貪錢,但總能收上來一點,供給遼東邊軍。
不然……看朱由檢吧。
把錦衣衛、宦官給廢了之後,屬於是自廢武功,稅都差點收不上來了,根本沒錢發軍餉,導致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因此,朱由校提拔魏忠賢,從某種程度來說,其實也是頗為無奈的舉動。
大明朝,到天啟朝時已經千瘡百孔,朱由校能夠做的,就是憑藉自己精湛的手藝活,把大明這艘爛船多釘幾個釘子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