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玉盒內部很淺,而且沒有“底板”!四邊是有四塊玉板,可正對他們的“底面”,卻還是石壁。
只不過,這一面石壁,好像沒有修整和打磨過。
是天然的石壁外觀, 而且還有風化的痕跡。
在這裡鑿開壁洞,設定玉盒,“底面”是不可能有這種狀態的。
那麼,“底面”的這塊石壁,就是從別處露在外面的石壁上鑿取下來,帶到此處,又鑲嵌上去的!
不過,四人的注意力只是在這塊內嵌的石壁上停留了一會兒,便迅速轉移了。
因為, 這裡頭,還放著一張紙。
這張紙,是那種活頁小本上撕下來的,上頭還帶著撕破的齒孔,只有64開大小,紙上還印有橫格線。
紙上還有字。
吳大志伸手就拿了出來,其他三人也立即湊近了一起看了起來。
字是藍色圓珠筆寫的,不多,只有幾行,從左到右橫向書寫:
“昔聞達摩面壁,今竟洞中窺壁。
初覺索然無味,合七十二禪定圖文,方知佛法之深。
焚化三人,燈芯之力,非我本心,亦不料理。
遁離俗世,不應留紙, 但有一事未盡,一併存之。
錯了錯了,且走且看。”
字雖是圓珠筆所書,間架結構卻有幾分黃山谷的風采。
“這是吳鏑的筆跡!”
吳大志沉聲說道。
其實,不用吳大志說,吳奪也能猜出來。
而且,吳奪看完了這短短的幾行字,結合當下的境況,大致也能理出此間的發生的事情來。
當年,吳鏑來到此處,開啟了“空相寺秘境”;而且一番檢視和研究之後,也發現了“燈芯”就是“鑰匙”的玄機。
於是,他開了這個玉盒,發現了內嵌的石壁。
而這塊石壁,極有可能是取自當年達摩面壁所在的山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