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吳奪早就知道能拆出東西來,也早就知道是什麼東西。
他之所以這麼提,是想再考慮考慮,留個緩衝的餘地。
而最後答應樂時珍,也是在有言為先的基礎上,可進可退。
樂時珍見吳奪應了,面露微笑, “兄弟,你應該以後在燕京發展吧?”
“初步是有這個想法,不過大首都,居不易啊!”
“多個朋友多條路,以後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儘管提,別客氣。”
······
在溫泉會館住了一晚之後, 第二天早晨早餐時,李天風叫上了吳奪,也叫上了秦東風,算是先行介紹認識了一下。
有過共同參與拍賣的經歷,也算個基礎。
早餐後,吳奪坐李天風的車離去。
中午,吳奪和寧霜一起吃飯。寧霜定了個有名的川菜館,兩人吃飯也要了個包間,便於說話。
吃飯的時候,吳奪把和李天風見面以及拍賣的具體情況告訴了寧霜。
案上案和高仿琺琅彩玉壺春,兩人討論得最多。
寧霜也告訴了吳奪關於夕月週刊採訪文物部門的事兒。
吳奪從李天風那裡聽來的,只是對李天風的採訪;而寧霜瞭解到的,就相對全面一些了。
夕月新聞社的夕月週刊,主要是做深度報道;有時候一件事情要各方各面、前前後後採訪個一年半載才出稿子。
寧霜介紹:
“夕月新聞社華夏總局的小村夜子,是個很有名的女記者,已經從業近三十年,精通華夏多種方言,據說還通讀過二十四史。
這次採訪國家文物局,準備也很充分, 除了九鼎的訊息, 還有一些關於文物保護的內容,民間藏家和專家在其中的作用,等等。
而且,除了採訪李天風,她好像也採訪了關知魚。”
吳奪聽了寧霜說的,“總不能突兀地策劃選題,這事兒,在倭國有什麼背景或者契機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