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鑑寶無雙> 第814章(抽獎大章)案上案,石下石,局中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14章(抽獎大章)案上案,石下石,局中局 (1 / 6)

看起來這是一張小桌子。

說“桌”其實不準確,應該說是“案”。

桌和案的區別主要在於腿,縮排頂面為案,齊頂四角為桌。再就是案確實也比桌高階一些。

確實很小,因為案面長度只有四十厘米左右,寬度只有二十厘米左右,而整體高度,不超過十五厘米。

兩頭案面微微有弧度翹起,這是翹頭案。

一般來說,如此之小的翹頭案,行裡喜歡稱之為“案上案”。

這並不是這小案就是要擺在大案上的,而是一種美稱。這樣的翹頭案上案,要是放到正式的拍賣會上,常見的稱呼,應該是“翹頭案微型幾”。

幾和案,從字義上來看本是不同的東西;但這兩者,與案和桌的差異不同,它們在形式和用途上,很難明確劃分出截然不同的分界,所以常被並稱甚至混稱。

而這件擺上來的案上案,材質是海南黃花梨的。

從制式來看,應該是清代的器物,大致在中晚期。

材料不錯,年份也不錯,為什麼大家看起來興致都不高呢?

一方面因為工藝很簡單。

翹頭和榫卯結構,這是是明清几案中常規的東西;除此之外,這案子的其他部位,都過於簡單平實,也沒有任何雕刻和紋飾。

古典傢俱的價值,除了材質,藝術性自然也佔了很大比例。

同是一件翹頭案,均為黃花梨材質,但一件造型精美,有巧妙設計和雕刻紋飾,另一件則簡單平實,價值上自然大有差別。

另一方面,這件翹頭案的案面,它還是石面,也就是鑲嵌的石板。

那麼,這件海南黃花梨案上案的材質,少了最主要的一塊板材。

對一件清代的几案來說,這種設計不算獨特,也屬於常規。

而且本來這麼小的案上案,案面一般是一塊“獨板”製成,光是這塊“獨板”的材料錢,那就不菲;換成石板,材料價值下降不言而喻。

這案子的中間,其實就是做了一個“框子”,然後鑲嵌上了一塊石板。

也不是直接鑲嵌,石板的底部,還託了一層木料薄板;但是這層木料薄板,卻並不是黃花梨的,而是櫸木的。

這塊也不算厚的石板的材質是雲石,白色的底子,帶有黑色如同水墨暈染的紋理,看著倒是很漂亮。

漂亮歸漂亮,但云石就是雲南的大理石,價值上自然不怎麼高。

這是下半場的第一件拍品,所有人倒是都湊近看了看。但一共九個人,轉眼就或撤離或變成隨意觀看的,就有六個。

包括李天風。他離開桌邊之後,和相熟的秦東風到房間一角聊天去了。

仍舊圍著這件案中案的、且真的在細看的只剩三個人。

吳奪是其中之一,四十多歲的條紋西裝男也是其中之一,還有一個,就是拿下朱雀宮燈的人。

這裡頭的參拍者,有三個人李天風不認識;一個是西裝男,一個是拿下鈴鐺杯的、略帶津門口音的瘦高男子,再就是這個拿下朱雀宮燈的人。

李天風之前也跟吳奪提過,這個拿下朱雀宮燈的人他看著面熟,好像以前在港島的拍賣會上見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