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洞口雖然高達兩米,但寬度也就一米,只能魚貫而行。
洞口附近,還經過了相對細緻的修鑿,洞壁和洞頂都很規整,但是前行了十幾米之後,就不那麼規整了,地面也高低不平,走起來有些費力。
“這條通道看來很長······”吳奪約摸著得走了一百多米了,還沒到盡頭。
說到這裡,吳奪忽而打住,拿著手電仔細照了照,“前頭好像有‘窗戶’!”
所謂“窗戶”,是開鑿在通道石壁上的洞。形狀不算太規則,但是基本類圓,直徑約有半米。
就這麼一個洞,六人先後看了看。
洞外,是奔流的地下河。
洞的底部高出地下河的河面只有兩尺左右,洞的頂部,和地下河河道的頂部齊平。
“這要是豐水期,河水豈不是能灌進通道?”吳奪不由說道。
現在是冬季,肯定不是豐水期。
“有可能。”吳大志介面,“這條通道,看來就是一直沿著地下河的河道邊上開鑿的,只是不知為何這麼幹,本來,下方能連通地下河就可以了······”
“莫不是想找下一個大溶洞?”梅小梅跟了一句,說完之後她自己又擺了擺手,“隨口一說哈。”
“還真有可能。”吳大志卻道,“這開鑿出來的洞口,可能就是為了檢視河道的情況。而且,連線的大溶洞若能是雙數,肯定更好。”
“歪打正著。”梅小梅哈哈一笑,“那咱們繼續走吧。”
因為地面越來越崎嶇,而且時不時還有相對尖銳的凸起,吳奪又把化肥揹著走了。
又前行了幾十米,吳奪發現前頭好像出現了“豁然開朗”的感覺。
吳奪加快腳步。
果然,前方是一個比較大的空間。
卻不是之前那樣的大溶洞。
只是通道一側的石壁垮塌了,通道變成了不封閉,一側是石壁,一側則是地下河,而且通道地面和地下河的河面幾乎齊平,僅僅高出十幾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