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鑑寶無雙> 第668章 科學解釋,戰國玉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68章 科學解釋,戰國玉器 (1 / 2)

“怎麼,有講究麼?井裡的東西不吉利?”張可農見吳奪如此表情,不由接著就問道。

“不是,我是在想,井裡的東西,最大的可能不就是掉進去的麼?”吳奪解釋道,“而且你說是老物件,沒準兒是明清時候掉進去的······”

張可農笑著打斷,“而且我撈起來的東西還是一件古玉呢,玉是沉水的,就算是不久前掉進去的,也應該沉水,更不會被撈起來了?”

吳奪一聽,“你還是說清楚吧。”

“小吳兄弟你知道鎖龍井的情況吧?”張可農反問。

“這個我知道啊,不就是井邊有固定的幾根鐵鏈,然後鐵鏈貼著井壁深入到井水之中,這樣的井一般都是古井,還有傳說連通海眼,所以鐵鏈鎖龍,以防水患,以保平安。”

在民間,關於鎖龍井的各種傳說那是非常之多。現實中呢,也確實發現過這樣的古井。

像燕京的北新橋鎖龍井,就比較著名,傳說也比較多。

北新橋鎖龍井,傳說是明初朱棣從南到北遷都之後,劉伯溫和姚廣孝兩人發現了京城的地下有“海眼”,最關鍵的一處,就在北新橋。

天子腳下須太平,於是劉伯溫和姚廣孝就聯手作法,設定鐵鏈入井,把井中之龍給鎖住了。同時還建了一座橋,作為鎮守之用,傳說“北新橋”就是這麼來的。

而在民國年間,盧溝橋事變之後,倭國鬼子佔領了燕京;據說有個鬼子軍官對這個北新橋鎖龍井不屑一顧,命人強行拉出垂入井中的鐵鏈,可是拉出去了幾條街,也沒將剩餘的鐵鏈從井水中完全拉出。這個軍官也怕了,就讓鬼子兵又把鐵鏈給“送”下去了。

不過,這些終究只是民間傳說。

而現實中的鎖龍井,鐵鏈肯定是有的,要不然也不會這麼叫,而且也都是古井。附近的人往往還知道,不能隨意拉動鐵鏈,否則可能導致水災,因為井下連通“海眼”。

所謂“海眼”,大致就是說有地下的水脈連通大海。

吳奪對鎖龍井,瞭解也不多,也就是說個概況。

張可農聽了吳奪說的,點點頭,“這鎖龍井啊,看上去是傳說異聞,其實垂下鐵鏈,並不是沒有科學道理的。”

說著他又頓了頓,摸出一支菸點上。

吳奪也點了一支菸,“老張啊,你別把我當聽評書的啊,你簡明扼要說完你這件古玉為什麼能撈出來就行了。”

“好。”張可農接著便沒有“暫停”地說起來。

不過雖然沒有暫停,卻也不怎麼簡明扼要:

“井能有水,肯定是連通地下水源的,而鎖龍井所謂的海眼,應該是地下水源其實是連通了地下河。

如果井下連通了地下河,地下河的水流暴漲,那就有可能溢位井口,蔓延開來。這也是一種隱患啊!比如我們鹹集鎮的鎖龍井,要是溢位的水流夠大,鎮子被淹了,不就是水災麼?

鐵鏈的作用這時候就出來了。垂下兩根或者更多的鐵鏈,深入到井下連通地下河之處,沉重的鐵鏈堆積,就會有防止水流噴湧的作用。而且我想過,要是設計的好,說不定還能控制鐵鏈調節井中水位呢!

這就和很多傳說對上了,這樣的鐵鏈肯定很長,所以很難完全拉出來;還有什麼有的鎖龍井的鐵鏈被拉動,會冒出黑水,可能就是鐵鏈附近長年累月聚集的死水。

還有,說什麼拉動鐵鏈,觸怒井中之龍,會發出龍吟,應該是拉動鐵鏈之後,井下的情況形成一個變化,由此碰巧將地下河發出的聲音給放大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