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這個“黃土坯”在梁州鼎的下方,雖然高度只有半尺,但是鼎下空間也有限,所以還是要小心點兒。
吳大志想了想,採用了破壞弦紋的方式,用工兵鏟的鏟刃對著兩道弦紋斜鏟,這樣也比較容易發力,也不會“誤傷”到梁州鼎。
這一鏟,果然裂了。
不過,裂的是兩道弦紋之間的區域。
隨後,這個區域的黃土殼,徹底粉碎,簌簌而落。
“哎?這不就是個盒子麼?”吳奪面露驚喜。兩道弦紋之間的區域粉碎後,便形成了盒身與盒蓋的“樣式”。
“讓你小子說中了。”吳大志笑了笑,接著上手,這黃土殼的盒蓋還真的能拿下來。
裡面也確實有東西。
這是一個略小的青銅盒,而且是長方形,在黃土盒中有空隙,尤其是兩側空隙偏大,所以比較好拿。
吳大志又將青銅盒拿了出來。
眾人本來就要走了,乾脆到了石室的門口附近圍觀。
這個青銅盒長約二十五厘米,寬約十五厘米,也是扣合的天地蓋。
蓋子長邊兩側,還各有一個帶有云紋的小耳,類似於“把手”,這樣盒蓋就更容易開啟了。
盒蓋表面還有一組以饕餮紋為主的紋飾,同時側面在盒蓋與盒身的介面上下,還各有一圈回紋。
這個青銅盒子的紋飾很精美,同時鏽層比較均勻,通體有一層薄薄的綠鏽。
“小權,你看看這盒子,戰國晚期的沒錯吧?”吳大志問向權浩然。
雖然是在戰國晚期的秘藏中發現的青銅盒,但年份卻也可能更早。吳大志判斷是戰國晚期。
“沒錯,大開門。這綠鏽晶瑩如玉,說明銅材也很特殊。”權浩然不用上手便直接說道。
“大家都等不及了,那就開盒吧。”
吳大志說完便開啟了盒子。
盒子裡,是一個黃色的帛包,也沒打結,就是這麼簡單疊放。
輕輕將帛包撩開,露出了一把短劍,或者說匕首也行。長度約有二十厘米,劍身最寬處自是劍格,不過五厘米。
這把劍通體黝黑,卻寒光閃閃。
“這不就是隕鐵釦環的材質麼?”吳奪開口,“哎?”
吳奪之所以旋即發出疑問聲,是因為短劍的另一面好像不是黑的,反而是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