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轟然倒塌,除了震動,也帶起了大量灰塵······
等到塵埃落定,大家齊齊舉燈照射其間。
裡頭要比門口寬敞多了。
這是一間穹頂石室。
開鑿得很整齊,石壁上,地面上,還都有一層土黃色的東西。
而從門口看進去,石室之中,只有居中的一個“土窯”,再無他物。
這是一個類似土窯的結構,材質和牆壁上塗的土黃色的東西一樣。
“土窯”大致像一個罐子的形狀,高約一米八,直徑超過一米半,頂部收口,是圓帽形的。
大家大致看了一番,便進入了這間穹頂石室。
先是分頭四下看了看,並無任何出口,就只有居中的“土窯”。
同時,大家經過研究,認為塗在石壁和地面上的和構成“土窯”的土黃色的東西,應該就是土。
當時可能是泥漿,現在凝固了。同時,這種土有些特別,顏色挺鮮明,質地也很純。
但即便如此,也讓人感到奇怪。因為雖然凝固了,但是歷經這麼多年,居然沒有碎裂斑駁的痕跡,甚至還有點兒“滋潤”!
吳奪盯著這個“土窯”,心思甫動,“這裡頭,會不會就是梁州鼎?”
沒想到,話一出口,大家紛紛點頭。
“梁州鼎是陰金屬性,會滋生大量寒性水氣。在這間石室內,以黃土‘護衛’,土克水,應該就是為了消減寒性水氣帶來的不良影響。”吳大志接著說道。
“但還是產生了變異的八對須大泥鰍。”葛亮介面。
“那都是小事兒。這梁州鼎暗藏在嘉陵江下,若是對嘉陵江的水流和水質產生影響,那就麻煩了。這幫人,還是很顧念民生的。”
“這個‘土窯’,難不成要直接敲碎?”吳奪此時伸手摸了摸“土窯”外壁,觸手細膩涼爽。
“再看看。”吳大志一邊說,一邊也上了手;他是輕輕敲擊,結果從聲音來聽,感覺這個土窯的外壁貌似並不厚。
隨後,眾人圍著“土窯”,又仔仔細細研究了一番。
這個“土窯”確實沒有什麼可供操作的地方,底部和地面的黃土相接,還經過了細緻的處理。
“這個‘土窯’看來的確像是一層殼。”吳大志看向眾人,“那就敲敲試試?”
大家都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