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志說完之後,葛亮接了口,“吳奪在商鞅墓的時候,沒發現機關之前,提出過反其道而行之,往裡推不行,可以往外拉。看來這裡得試一試了。”
所謂往外拉,其實就是破壞原有結構,差不多等同於破門而入。
龐統抬手指了指墓門之上,“除了這個法子,還有就是,把整條墓道上方的土層都挖開,從墓道上方尋找合適位置開啟缺口。”
對於一處不想被後來人“打擾”、建造時就設計成永久封閉的墓葬,大致也就這兩個法子了。
要不是墓室應該是在子峰的山體之中,甚至可以考慮直接從墓室上方開啟。
不過,這些法子,實際上都是帶著破壞性的。一來容易觸發可能存在的機關,二來若是毀損了某些結構或者物品,也是麻煩事兒。
但現在都到了這一步了,必須得開了。
這條墓道是巨石砌成,而墓室則應該在山體之中,相較之下,“開門”還是最省力的。
這道雙開石門,肯定是有門軸和內扣的,這樣才能實現只能推不能拉。而門後的擋門石,則又保證了推不開。
要想拉開石門,其實就是拉斷關聯門軸的內扣。
這石門是平的,上面也沒有把手,想要拉開,先得裝上把手。這把手還得有足夠的承受力。
同時,想用人力拉開,肯定是不行的,得藉助機械力量。
就在石門前,龐統和行動組的人一邊討論“開門”方案,一邊隨時記錄,以確定機械和工具的調配。
除了這些,還需要防範的是,如此拉開石門,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機關暗器和意外危險。
吳奪認為,拉開石門應該不會觸發機關,甚至墓道里可能都沒有機關,機關重點應該在墓室。
因為能在墓葬外設陣法的,必是高人;就算設定機關,他們也能料到,能破他的陣法的,也是高人。
高人和高人的對決,不會將精力用在非核心的地方;都把他的陣法破了,進入墓道和墓室是必然要進行的;保護好墓室才是核心。
即便在墓道里設定機關,那也應該和墓室機關有所關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而墓道門,不僅和墓室相隔太遠,而且墓道門之外很空曠,便於防備和躲避。
吳大志同意這個看法。
不過,即便如此,在開墓道門之時,還是得小心防範。
墓道門當天肯定是開不了了,確定方案之後,還需要一系列的準備工作。
準備工作也很快,當天不行,第二天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