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志不由自主陷入了沉思。
實際上,六十四卦,基礎還是八卦,類似於透過組合和延伸,進一步地具象化了。
六十四卦,源出易經。據說是周文王還是西伯侯的時候,被紂王囚禁七年,這段時間他沒有浪費,潛心研究了伏羲八卦,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推演和創制。
因為是周文王所創,所以易經又叫周易。
易經六十四卦本身的卦象符號很容易解釋,就是兩個八卦符號的上下組合,八八六十四嘛,所以一共有六十四個。
但是,這裡頭的道道,那就複雜多了,也由此衍生出了很多東西。
而從這六十四卦之中,選取一個最符合天道的,除了要理解本身的卦象,還得揣摩這位高人的想法。
因為結合那八個字的意思,這裡的符合天道,實際上是指天道對世間萬物的一個“態度”。
天道的“態度”在六十四卦中肯定不是唯一的,而這位高人的想法和最為認可的“態度”,最重要。
他設定了機關,機關中是他留的禮物,肯定是要符合他對天道的理解。
吳大志心無旁騖,其他人也不去打擾,只是靜靜圍觀。
不過大家沒想到的是,吳大志並沒有浪費太長時間,只用了不到十分鐘。
若是積累足夠深厚,參研需要的就是“靈感”,而這位秘藏徐州鼎“小分隊”的隊長,前面以“鶡冠子”提示過了,“靈感”就相對容易捕捉。
“應該是上巽下坤,風地觀!”吳大志開口了。
巽為風,坤為地,此卦為風地觀。
葛亮一聽,“大艮卦之象?”
吳大志點點頭,“風行地上,乃成觀卦。觀,又是大艮大止,靜觀無為。”
葛亮點點頭,“無為,這倒是符合鶡冠子的思想。”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其實就是一個觀字。”吳大志接著說道,“這位高人繼承的是鶡冠子的思想,而鶡冠子繼承的是黃老思想。應該就是如此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老子道德經。如果單獨來看,很容易被誤解聯絡上下文甚至通讀道德經,才能理解真正的意思。
簡單來說,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天地對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存在情感,就是一個靜觀狀態,任由萬物自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