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收穫還是不小的。隱藏在三指山中的這處漢初特殊的古墓,不能不說是一個重大考古發現。
同時,徐州鼎的秘藏之處連通那條地下暗河,這個線索也算是比較明朗了。
如果還是探不出真正的入口,那麼透過墓室內露出的水面,還可以嘗試一下利用“科技手段”輔助探查。
不過,那是最後的辦法,終究不如直接探明入口來得好。
晚上免不了開會。
開會現在都開習慣了,甚至吳奪挺喜歡開會,因為能學到不少東西。
會上,除了總結今天的情況,籌備明天的探洞計劃,還進行了一些零散的碰撞。
期間梅小梅提出了一個問題,她說根據地下迷宮地理模型的提示,代表徐州鼎的錯金虎鎮,在“三峰連珠”中峰的山腰處安放;現在看來,雖然未必就是藏在山腰、也可能指代整座三指山,但是這入口,卻設在趴趴山······
好像有點兒不太對勁兒。
當然,現在還沒有確定入口,只是推測和準備探查。
這個問題吳奪在三指山平臺就開始考慮了。梅小梅卻並沒有什麼思路,只是覺得不太對勁兒,便直接提了出來。
用她的話說,說不定還能拋磚引玉。
“根據之前的經驗,當年這幫奇人異士,總是喜歡留點兒難題,試試後來人的斤兩。”吳奪解釋道,“三指山的風水,存在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山體“鎮守”的情形,所以將入口留在四象山體之一,也不難理解。”
“那為什麼會是趴趴山?只因為存在天然的地下通道和巖洞?”梅小梅介面。
“我覺得吧,這幫人神通廣大,要是選定了地方,即便不存在天然的地下通道和巖洞,他們也能生生造出來,封丘的地下迷宮不就是麼?”吳奪接著說道,“選定趴趴山,或許是一個提示。”
說到此處,大家都不由看向吳奪。
吳奪笑了笑,“我不是臨時想的啊,其實我一直在琢磨這個,碰巧小梅姐問出來了。”
“接著說,看看是不是和我想的一樣。”葛亮接了一句。
吳奪點點頭,“趴趴山是龜背之形,其實就是玄武。玄武,北方統水。我想,可能是提示後來人,徐州鼎的秘藏之處,雖在山中,卻有水相伴!我們發現的地下暗河,恰恰也能說明這一點!”
“沒白琢磨,確實有道理。”梅小梅連連點頭。
葛亮則翹了翹大拇指。看來和他想的一樣。
吳大志也沒說話,但是微笑頷首。很顯然,他也是這麼想的。
······
第二天一早,六人便來到了趴趴山。
進洞。
這是第二次,也算輕車熟路了。重點探查的,還是巖洞。上一次來,目的性過強,只是細查了符文地漏所在的巖洞,這次“二進洞”,基礎和方向又不一樣了。
從洞口進入,到終點——也就是符文地漏所在的巖洞,整條通道中,還有三個巖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