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奪不僅聽到了這件殘片所在的“金書鐵券”的質地、工藝、來路,還聽到了原有的完整的“金字”。
如此,便也就知道了,這件殘片所在的“金書鐵券”頒賜的時間和物件。
真是唐初的,初的不能再初了。
因為時間是武德元年。
說唐,不講武德是不行的。
武德是唐代的第一個年號。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之後,首用“武德”,用了八年。武德元年的時候,唐朝並未完成統一,當時還有十幾個政權割據呢;而武德年號停用時,唐朝也基本上一統華夏了。
也就是說,這件殘片居然是真的!
它所在的“金書鐵券”,是武德元年李淵頒賜給劉文靜的。
劉文靜這個名字聽起來挺文靜,其實本人特別能打仗。
劉文靜是唐朝的開國功臣,曾官高至相,受封過魯國公。
本來,劉文靜是隋朝的官兒,晉陽縣令。這個地方有點兒特殊,因為李淵就是從晉陽(太原)起兵的。
劉文靜和李世民的關係非同一般,力挺李淵起兵,也立下了大功。
唐朝建立之後,他自然是高官厚祿,武德元年就被頒賜了“金書鐵券”。
劉文靜在唐朝建立之前,曾經擊敗虎牙郎將桑顯和、河東通守屈突通;唐朝建立後,又跟著李世民平定西秦薛氏;可謂戰功赫赫。
不過,這“金書鐵券”並沒有保住劉文靜的命。
而且,劉文靜是死在武德二年。
此“金書鐵券”,有效期一年。
劉文靜之死,主要和一個叫裴寂的人有關。
裴寂也是唐朝的開國功臣,地位上始終壓劉文靜一頭。
唐朝建立之後,劉文靜老覺得自己的文才武功都在裴寂之上,可為什麼地位就不如裴寂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李淵更喜歡裴寂。
皇上喜歡一個人,是不能純粹從才能和功勞上來看的,估計劉文靜也明白,但就是心中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