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矮牆,上次看衛星地圖時,沒有發現;現在卻有了,最大的可能是這幾天被風吹出來的。
這裡已經是古羅布泊的湖區,起碼在戰國晚期應該是湖區,原本不太可能有什麼建築。不過,從漢代開始,羅布泊就逐漸乾涸,湖區內出現“水陸並存”。這裡也可能是漢代以後建造的。
同時,羅布泊是個鹹水湖,湖水並不適合飲用;但附近流經的河流應該在羅布泊周圍形成了一些不同於羅布泊的小型淡水湖,還應該有綠洲這樣的存在。
不然樓蘭古國不可能只依靠羅布泊這樣的鹹水湖來發展。
這些都是常規的推理,但他們來到這裡,卻還有一個非常規的推理。
那就是,這裡恰巧是劃定範圍的邊緣,湖區不太可能有什麼建築,島上卻可能有!
難道,這方圓十公里的範圍,真就在曾經藏鼎的小島上?
吳大志在矮牆的內側看得很仔細。
別人也沒閒著,吳奪和葛亮陪著吳大志檢視了一番,其他人則在矮牆的外側檢視了一番。
除了這矮牆在沙子下面應該還有一截,並沒有什麼發現。
這也很正常,當時不可能在沙子上建牆,應該是建在相對有一定硬度的地面,只是後來沙化覆蓋了原先的地面。
吳奪還悄悄把手放到了矮牆上“聽”了一番。
他也聽到了聲音,但是這次卻不能直接“翻譯”!
本來他聽取聲音時,是一種類似旋律的東西,卻能直接從旋律中感知到內容;就如同聽到一首熟悉的歌,馬上就能想起歌詞。
但是這次,有“旋律”,卻感知不出內容!
吳奪暗自鬱悶,難不成土牆經過風沙侵襲,“變質”了?
這也沒辦法,他這項“聽力”,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即便能感知到內容的東西,也是有多有少,“播放權”不在他手裡。
而化肥下車後,一直很蛋腚地坐在一邊,沒什麼表示。
“肥哥,過來看看!”吳奪招手。
化肥站了起來,卻走到了車邊,意思好像是沒什麼意思。
“走吧!”吳大志抬抬手,“這裡是劃定範圍的東南邊緣,咱們直線開過去,去西北邊緣看看。”
兩輛車繼續前行,直線開了大約十公里,到了劃定範圍的西北邊緣。
結果眾人大吃一驚。
這裡也有露出地面的建築殘跡!
不過這裡不是牆,而是兩根石柱,還挺粗,直徑有個二十厘米左右。相距應該不到兩米。
露出地面的部分很矮,還不如之前見到的矮牆高。兩根石柱露出地面的高度也就一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