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鑑寶無雙> 第434章 龍鏡玉兔,蛇坑魚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34章 龍鏡玉兔,蛇坑魚腸 (1 / 4)

上岸之後,吳奪先是迅速擦乾了漆盒。好在漆器也不怎麼怕水。

這個漆盒的構造很簡單,就是上下各一半,一般大小,扣在一起。

和如今常見的古代漆盒不同的是,這件漆盒的兩面,都帶著類似碗底的小圓底凸起。漢代以後的漆盒基本就沒有這種結構了。

紅漆的底子,上面還有黑漆紋飾。

這種紋飾叫雲氣紋,是以流暢的圓渦形線條組成的圖案

以吳奪先前的認知,雲氣紋應該產生於漢代。但是,實物總是能糾正史料的錯漏。這東西是戰國末期被藏於此的,同時吳奪聽了之後,也確實是戰國末期的漆器。

那就說明,戰國末期就應該有云氣紋了。

雲紋,在華夏自古以來就是常用的圖案,從商代的雲雷紋開始,到後來的捲雲紋、雲氣紋、朵雲紋以及從朵雲紋演化出的如意雲紋,都是雲紋的底子。高升,如意,都是雲紋的美好寓意。

這些知名的紋飾,吳奪都是看過資料的,只是沒想到,這一次還更新了之前的知識儲備。

這個漆盒不大也不厚,那麼裡面的東西,肯定就不是立體的。

開啟一看,結果是一面銅鏡。

銅鏡的直徑只有八厘米左右,確實有點兒小。

這銅鏡能和“龍”掛上鉤的地方,就是背面紋飾是蟠螭龍紋。

戰國蟠螭龍紋青銅鏡。

蟠螭龍紋鏡,從春秋戰國一直到漢代都很流行。一般來說,戰國時期的蟠螭龍紋鏡偏小偏薄,漢代就大了許多厚重了許多。

說實話,在如今的古玩市場上,這面銅鏡還不如這個漆盒值錢呢。

戰國時期的漆盒,儲存完整,內外髹漆,還帶有不錯的紋飾,價值肯定在五十萬以上;但是這面銅鏡,體量不大,紋飾常規;就算儲存完整品相很好,怕是也賣不上五十萬。

不過,這是一套東西,賣的話沒人會傻到拆開賣。這個漆盒顯然就是配套承裝這面銅鏡的,雲氣紋和蟠螭龍紋相互“配合”,龍在雲中,相得益彰。

這一套東西的價錢,就不是1+1=2這麼簡單了,而且戰國時期如此成套的東西,市面上目前還沒有過,價錢起碼得翻個跟頭,甚至翻兩個也不誇張。

摟草打兔子,屬實美滋滋。

······

而在此時,吳大志和陳濟世還沒有離開第一個探查的“地理模型”。

實際上,這個“地理模型”並沒有什麼太特殊的地方,吳大志一看還很熟悉。

因為這是青州鼎的“地理模型”。

許是化肥也到過秘藏青州鼎的實地,引路第一個“地理模型”就帶著他們來了這裡。

在這裡,他們得到了一件玉兔。

戰國時期的玉兔,基本都是片狀。不過,他們得到的玉兔雖然只有一厘米多厚,但是尺寸卻不小,居然有將近二十厘米長!

這麼大一片戰國玉兔,就連吳大志也是聞所未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