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吳奪的腦子裡冒出了許許多多的問號。
但所有的問題,好像,只有走通了迷宮,才能找到答案。
不過,那隻穿山甲,好像是走通了這個迷宮的!
而且,它來到了圓坑之中,又“穿”了有碎裂位置的石壁。
穿山甲如何走通迷宮,這個不得而知,而且也不太可能知道答案了,因為它已經掛了。
不過,為什麼圓坑周圍的石壁,只在一處附近出現碎裂,是可以想到的。
因為打井。
當年打井的時候,此處靠著圓坑邊緣太近,導致石壁被震動,出現了碎裂。
若非出現碎裂,穿山甲恐怕是打不穿的,起碼不會這麼輕鬆打穿。
而穿山甲之所以去打穿那處地方,也可能因為感受到了潮溼。
它渴了。此處又無水源。
它沒有調頭回去重返迷宮,或許原先能出來,就耗費了太長的時間,甚至它也是誤打誤撞,好不容易才出來。
吳奪回神,告誡自己穿山甲的事兒不能想太多,因為它只是一個啟發性線索,現在沒用處了。
迷宮,吳奪現在是不敢走的,困在裡面就完犢子了。
於是,吳奪決定回返。
再度下水之後,吳奪游到了“孤峰”周邊。
這個空間裡頭,本來就一片漆黑,水下就更不用說了,開啟手電,也只能看到很小的一點兒範圍。
不過,吳奪還是潛到了水底,除了用手電近距離觀察,手腳也感觸了一番。
估摸著,深度應該在二十米左右,和井口和井水之間的距離差不多。
若是沒經過訓練的人,潛水二十米的難度是很大的,好在吳奪水性極佳,以前小時候不用潛水裝置,也經常在聚龍河潛水。
令吳奪驚訝的是,這個“孤峰”的底部,並不是完整的“底”,而是堆滿了亂石,像是填埋過的。
很可能,這地方原先只是一個地下天坑,中間帶有“孤峰”,而後擴大空間所鑿挖的土石,直接填埋在了“天坑底部”;甚至,原先打通迷宮,到這裡,或許只有一條通道,而後開鑿複雜的迷宮通道,所鑿挖的土石,都填埋到了這個地下天坑中。
這個地下天坑,原先應該很深。
在水下,吳奪也並沒有發現什麼能讓井水變涼的東西。
只是這個空間的溫度,確實比井水中要涼得多,而“水池”的水溫,就和井水一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