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也算是很神秘啊。”吳奪想了想,“我以前應該還看過類似的紀錄片,不過現在印象很模糊了。”
吳大志應道,“從古人的歸葬意義上講,懸棺墓葬和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本質上沒什麼區別,只是葬式不同,再就是安放難度特別大。”
權浩然夾了口菜,“老爺子,也就是說,這幫人將豫州鼎放到了一處特殊的墓葬之中。這處墓葬,位於天坑孤峰的山體內;而且,還採取了特殊的‘垂鏈懸棺’的葬式。這棺材裡頭,葬的也必不是普通人啊!”
“嗯。而且,從年代、地點、特徵來看,我感覺,有可能是青銅垂鏈、青銅棺材,不太像是木棺、石棺。”吳大志皺了皺眉,“當然,我也只是感覺。”
“青銅棺?好像也不算罕見······”吳奪順口嘟囔了一句。
吳大志用筷子敲了敲吳奪的飯碗,“臭小子,你是亂七八糟的看多了!不要說青銅鏈吊起的青銅懸棺了,就是單純的青銅棺,目前發現的,也只有一個!當年,李一言教授還間接參與過,雖然沒到現場,但也掌握了不少資料······”
“噢?爺爺,什麼時候的事兒?”
“那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在西南的一處村落,發現了一個墓葬群,這些墓葬群,屬於古滇國······”
權浩然對青銅器有著極大的興趣,在這方面,他比吳奪清楚,那一具青銅棺,的確是已知的唯一,“老爺子,您給詳細說說?”
吳大志此時也吃完了,放下了碗筷,點了一支菸,緩緩說道:
“當年,一處古滇國遺蹟被發現,陸續有專家到達了現場。而就在圍起的考古現場不遠處,當地一個村民要建房子,施工的工人們正在打地基。
打地基,就要挖掘土層,結果挖開一定深度之後,卻發現了木炭。而且,木炭並不是散碎的,而是一整塊!
因為靠著古滇國遺蹟考古現場不遠,考古專家們很快就知道了訊息,經過勘探和研究,專家們發現,這下面,埋著的,是一個巨大的碳化木棺!
確切地說,碳化木棺,不是棺,而是槨!所謂棺槨,棺是棺材,槨是套在棺材外面的。
就在這個碳化的木槨之中,是一個兩米長的青銅棺材!這個青銅棺材,重達兩噸半。
但是,青銅棺材裡頭,只有一具成年男性的白骨,所以,一直沒有考察出他身份。”
吳大志說完,吳奪噝噝兩聲,“兩噸半?如此說來,‘垂鏈懸棺’所用的青銅鏈,必定也很粗啊!”
“嗯,即便用四條青銅鏈吊起,想必也細不了。”
“爺爺,您看,咱們下一步該怎麼辦?”吳奪又問。
吳大志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權浩然,“別光問我啊,你倆有什麼高見?”
“老爺子,可別用‘高見’這樣的詞兒。”權浩然也點了一支菸,“依我看,青州鼎也只能暫時擱置了。如今呢,豫州鼎的線索最多,而且貌似和化肥有所關聯,重點自然是豫州鼎。”
吳奪點點頭,“對。這次您能參破青州鼎的秘藏之處,正是因為之前的基礎。眼下,剩下的那八鼎,最容易參破的就是豫州鼎的秘藏地點了,因為有了‘天坑孤峰’地形和山中墓葬的基礎。”
“我也是這麼想的,而且還有一個很有利的條件。”吳大志點頭,“化肥這次能‘記’起這些內容,那麼參研豫州鼎的秘藏之處,它或許能真正幫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