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浩然笑了笑,“老爺子,那您就去買羊肉;我和小吳準備土爐的事兒。磚頭嘛,我看院牆外邊上堆的那些夠了,我和小吳再去外頭弄些黃土回來。”
“好,事不宜遲。”吳大志點點頭。
吳大志出門口,吳奪和權浩然也忙了起來。
材料準備好以後,開始搭建。
結果,權浩然嘴裡的簡易土爐,要求也十分之多,比如火灶的大小和方向,比如裡外塗抹黃泥的厚度。
吳奪也就打打下手,而且打下手也得加小心。
“基礎工程”完成後,剩下的細活兒吳奪就徹底插不上手了,於是吳奪準備先去劈柴。
本來院裡一角還有幾個大榆木疙瘩,但是吳奪一提,權浩然卻說不能用,因為榆木的煙太大,煙密度高達百分之百。
權浩然早就瞧好了,牆邊有一根棄用的紅松檁條,先鋸後劈,做成柴火足夠了。
吳奪心說,把檁條劈成柴火,夠是夠了,但也太糟蹋東西了。不過,這時候肯定不能計較這些。
“權叔,您說榆木的煙密度能到百分之百,這紅松不會只有百分之五十吧?”吳奪也不知道煙密度這個數是怎麼算的,隨口問道。
“紅松的平均煙密度只有百分之十六左右。”
“我去,掌握得這麼精確。青銅器的哪門技術,還得掌握木材的煙密度?”
權浩然:“其實木料的煙密度是我學廚師的時候研究的,因為明火燒烤也是一種烹飪方式。不過,這次咱們燒熔焊料,煙密度太大的話,我怕影響這件‘青州鼎’的外觀,燒完後未必能清洗乾淨。”
吳奪:“······”
而在吳奪劈柴的時候,權浩然對木柴的粗細長短大致也有要求,太粗不行太細不行,太長不行太短也不行。
“權叔啊,怪不得您說透過目測和時間就能控制爐溫,原來連木柴都要求這麼細緻。”
“其實本來不用這麼細緻,不過臨時搭建的土爐,還是小心為上。”
“哎?權叔,您原來鑄造青銅器用什麼爐子啊?”
“鑄造和咱們要乾的不是一回事兒,鑄造對爐子要求不高的,能燒成熔液即可。關鍵是模具製造和金屬原料調配。比如要用失蠟法的話,蠟模的雕刻就很重要······”
權浩然一邊幹活兒,一邊順帶對吳奪講了講青銅器鑄造方面的一些要領。
高手講解和照本宣科,那真是差大了;權浩然的講解深入淺出,精髓頻現,吳奪短短工夫就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