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錢你也都看了?”羅宇澤指了指整齊碼放在鞋盒一角的銅錢。
“這就是我看完了給碼好的,原來散在倆鞋盒裡呢。”趙贇太胖,蹲得難受,說著站起身來,“全是乾隆,你自己看吧。”
羅宇澤還真的一個個看起來,而且他看得很快,因為這些乾隆通寶確實很普通,沒有一枚的價值能超過五十塊的。
“怎麼樣?我說的沒錯吧?”趙贇皺了皺鼻子,“你們看的瓷器,也全都掛了吧?白跑一趟。”
趙贇一邊說,還一邊看了看已經走出去的同桌。得,這下連一百塊都省了。
“起碼那張翹頭案我收了。”一直在看東西沒有作聲吳奪,終於微笑開口,“小夥兒,不要這麼急嘛。玩古,要沉下心來;比如這件東西,你仔細看過麼?”
吳奪手上拿的,也是他過來之後一直看的。
一枚通體黝黑的印章。
這印章高約五六厘米,正方形底,邊長在三厘米左右,上有橋鈕;同時,印章的上半部分配合橋鈕,比較圓潤;整體上圓下方,造型雖然簡單,卻有一種別樣的美感。
再看,還有點兒像一個藝術化的秤砣。
“看了,煤精的東西吧?材料就不行,名人誰用這個做印啊?”趙贇應道。
“你小子,浮皮潦草,煤精的東西會這麼輕麼?而且煤精能做印章麼?”
煤精也叫煤玉,就是煤炭的伴生礦石,本質是有機礦石,所以重量比一般的石頭輕多了,硬度不高,相對也比較脆,做印章確實不合適。
趙贇一聽,扭頭看了看門外的同桌和他姥爺,兩人也在說著話;趙贇重新蹲下來,壓低聲音,“到底是什麼?”
“這是墨晶石。”吳奪對玉石類質地的判斷,那肯定是專長,化學成分都能給說出來。
“墨晶石?”羅宇澤一聽,“就是楚石吧?”
吳奪點點頭。
“嗐!”羅宇澤和趙贇同時出聲,面露失望。
趙贇接著說道,“這就是楚石啊?我沒見過,但是我聽說過啊!印章裡四大名石,哪個不比楚石強?我還知道,齊白石當年練習篆刻,就買了兩大筐便宜的楚石,在家刻了磨,磨了刻。他都當練手料用了······”
吳奪嘆了口氣,“剛說了你得沉下心來。墨晶石是傳統印材,雖然知名度比不了田黃、青田、雞血等等這些名石,但是能被選中長久不衰,肯定是有道理的。而且,墨晶石裡的頂級材質,也不是便宜貨。”
“你說得對。”羅宇澤又接上了,“可問題是,不是便宜貨,它也不是高價貨啊。就當這塊墨晶石是頂級的,這一小塊算你大幾千,夠可以了吧?沒啥意思啊!”
“你說的只是材料錢,印文你還沒看呢。”吳奪微微一笑。
羅宇澤一愣,“我是沒看,來,讓我看看。”
趙贇尷尬撓頭,“我看了,可沒有全看懂,上面刻的字兒太多,而且我覺得材質不行,就沒太費工夫。”
印文是陽文小篆,加上印文是反著的,所以看起來確實也得費工夫。
不過,這印文的內容,是出自白玉蟾《大道歌》,吳奪恰好讀過《大道歌》,所以辨識印文就挺快。
這還得益於老財主,吳奪是從老財主的藏書裡讀到的。
印文一共十四個字,出自《大道歌》中的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