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若愚是八大山人的道徒,也是書畫上的弟子;但是畫鷺荷圖的人,卻是八大山人的弟弟。
親弟弟。
這個弟弟,在老朱家的明王朝覆滅之後,幾乎是一直追隨他的。
“八大山人”這四個字,在他筆下寫出,豎著連起來看,像“哭之”,又像“笑之”。
同時,“八”字,是從“朱”字拆出來的。
朱明亡了,哭之笑之,痛苦煎熬。
彼時,還有一個知名的書畫家,書畫上的署名為“牛石慧”。
牛石慧這三個字,被寫成草書豎著連起來看,很像“生不拜君”。
而這個“牛”字,也是從“朱”字上拆出來的。
朱明亡了,生不拜滿清之君。
牛石慧,就是八大山人朱耷的弟弟朱道明。
朱道明的名氣,自是比不了哥哥朱耷,但是比塗若愚肯定要大,而且博物館裡還有傳世作品,比如貓圖現藏於故宮博物院,松鷹圖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八大山人重建青雲圃的時候,朱道明是主要執行者。晚年也隨著哥哥一起隱居了。
朱道明為什麼要仿畫鷺鳥圖,吳奪同樣沒有聽到。
不過,松芝圖和鷺鳥圖都是扇面,畫成於同一年,而且八大山人還都題款落印,那說明八大山人其實也是參與者,只不過沒有參與畫畫,只是用這種方式“肯定”了兩幅“偽作”。
歷史的謎團就是這樣,有的或許永遠都不能解開了。
吳奪聽到了這麼多東西,謎團的核心,依然待解。
而且,即便知道了這麼多,這樣的作品,還是很難出手的,除非就是當八大山人的真跡去蒙人。
吳奪一時興起,腦洞大開,甚至猜想,會不會是有不能開罪的人求畫,才用了這個法子?
給你。
但給你是沒辦法,所以不能真給你。
“怎麼了?有新發現?”胡允德見吳奪竟然開始喃喃自語,不由輕觸他一下,同時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