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奪感覺到他跟上來了,這也不能躲,正好走到了一幅書法面前,乾脆就此駐足。
這幅書法是一幅對聯:
明月一壺酒
清風萬卷書
草書,落款“戴公望”,鈐印“公望七十後作”。
戴公望是清代書畫家,這幅草書標價只有三萬,吳奪之前沒注意,但看了之後,感覺還挺喜歡他的草書,而且字句的意味,也挺有感覺。
梁啟明只有一個人跟上來了,身旁沒有看到梁丹青。
他也在這幅書法前站定,先搭了一句:“看來小吳先生對書法也有研究啊!”
“讓梁總見笑了,其實就是看個熱鬧。”
“戴公望的書法我也很喜歡,不過市場價一直上不來,五年前,我在滬海的一場拍賣會上,曾經幾千塊拍了他一幅行書七言絕句。”
吳奪笑了笑,古玩類的東西,價格它沒法說,有時候趕巧了,拍賣會上一樣撿漏。
不過,梁啟明這麼一說,吳奪便上手觸碰聽了聽。確實是戴公望的真跡,價格嘛,差不多就是行價。這樣的東西,沒什麼利市,怕是隻有自己喜歡或者想用來掛於廳堂的才會拿下了。
聽完了之後,梁啟明也切到了正題上,“剛才那幅畫,那麼多人圍觀,最後還是讓你拿下了。”
“梁總過來,就是想說那幅畫吧?”
“對。”梁啟明也不含糊,“這無名氏的作品,又沒有收藏款印,你怎麼如此果決?”
“我沒有果決,也是看半天才定的。”
“應是看出什麼來了?”
“至多能確定是元人之作。”吳奪肯定不能透底。
“這就能拿?”
“梁總,元代若是名家作品,一百萬那是想都別想。今天的書畫,少有年份太老的,於是我就衝動了一把。”吳奪解釋。
“作者是誰,有個猜測吧?”
“肯定不是元四家。看筆意筆法,似乎也不是文人之作,但我喜歡的,是這幅畫有股子氣勢,很大氣。而且借鑑唐宋,也能融合自己的特點······”吳奪說到這裡,輕咳一聲停了。
不能再說了,給他說這麼多,也夠意思了。
梁啟明卻打量了一下吳奪,“果然是好眼力啊!我就說你不可能隨便拿下。”
“梁總,我說的都是些虛的,哪有什麼眼力喲!”
“這畫,能不能轉手呢?”梁啟明竟直接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