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奪上次在會上見到邱不落的時候,印象是不苟言笑。而且吳奪一聽他的名字,不由想起《日不落》這首歌,還想,他是不是一個像油畫一樣安靜的老頭兒?
說完了蓋罐,邱不落就手拿起了青花碗,結果一翻底,“咦?”
而後又看了看吳奪,“咦?”
他第一聲“咦”,是因為看到“大清嘉慶年制”的款,而非“大清乾隆年制”的款。不過,這一點,以他的水平,很快就想明白了。
他第二聲“咦”,聲音比第一聲要大,這一聲“咦”,是吃驚吳奪之前的反應。
因為他說乾隆官窯的時候,吳奪明知道落的是嘉慶款,卻非常肯定他的說法。
這說明,吳奪看到了“大清嘉慶年制”,也看透了這是嘉慶初年乾隆當太上皇時期的官窯。
這小子果然有兩把刷子啊,不怪章成錦和胡允德這麼抬舉他。
“小吳,看來這兩件東西,你都是撿漏了?”
“這碗肯定是漏兒,花了五萬;這蓋罐嘛,差不多算行價吧,我主要是喜歡這個小狗的蓋鈕。”
邱不落點點頭,“這碗,賣個二十萬跟玩兒似的。”
“要不二十萬給您算了。”吳奪哈哈大笑。
邱不落也哈哈大笑,“我還用嘉慶官窯的大碗吃過麵條兒呢!那是九十年代的時候,我去山西出差,吃完麵條就把那碗給收了,一共才花了二十塊錢。”
“二十塊?”吳奪有點兒無語。即便是九十年代,二十塊錢買個嘉慶官窯大碗······
邱不落擺擺手,“這東西你可以放到咱們店裡賣啊。”
“再說吧,我先自己熱乎會兒。”吳奪點點頭,“剛才就是跟您開個玩笑。”
邱不落也點點頭,從衣兜裡順手摸出一件東西放到桌上,“來,看看我這件青花。”
吳奪定睛一看,是一件尺寸偏大的青花瓷鼻菸壺。
畫片是風景,仔細一看,一面是黃鶴樓的風景,另一面還有兩句詩: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詩旁還有落款:乾隆年制。
吳奪尷尬一笑,“邱老,這東西肯定不是乾隆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