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圓鏡,而是菱花鏡,邊緣是八瓣菱花形。
水銀古的皮殼很勻。
不管是黑漆古,還是水銀古,本質上都是氧化層。因為銅材成分的緣故,漢代銅鏡出現黑亮的黑漆古比較多;而唐代銅鏡,除了錫,還加入了銀,所以出現銀白色的水銀古比較多。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華夏古代使用銅鏡的歷史跨度很長。而如今從古玩的角度看,最精美最有藝術價值的銅鏡,就是戰國到漢代的銅鏡鏡和唐鏡。
特別是黑漆古的漢鏡和水銀古的唐鏡,外觀美,又利於賞玩和儲存,很受追捧。
唐鏡之中,最有名的紋飾是海獸葡萄,但實際上唐代的鏡形和紋飾很多,價值需要結合實物具體估量。
這其中,是不是頭版頭模很重要。銅鏡是鑄造的,頭版頭模的紋飾肯定最清晰,越往後越模糊。
吳奪手上這面唐鏡,看著不像頭版頭模,但也不算太差,中心的伏獸鈕,獸身紋路依然清晰可辨。
伏獸鈕的上下左右,各有一組飛天圖案,人物身披紗裙,身材婀娜,飄帶周身流轉,作乘風翻飛狀。
四人手中,分別託著一塊銘文牌,均有字樣:大吉、鴻福、宜春、長壽。
飛天紋飾的外區間為折枝花卉紋飾和仙鶴紋飾,仙鶴紋飾四周,還有如意祥雲紋環繞。
好漂亮的一面唐鏡!
吳奪也仔細看了鏡面,絲毫看不出什麼痕跡,不像是修復拼接過的。
“吳老師,用不用這個?”單老闆拿出了一個放大鏡,嘴裡雖然問著“用不用”,但已然將放大境放到了茶几上。
“不用。”
其實吳奪本來是挺想用的,但轉念一想,如果是爬山頭的東西,肯定會做得用放大鏡也看不出來。
而且,你說用我就用,太跌份了。
本來我就是要聽聞其詳的。
結果······
居然沒有問題?!
就是一面真正的唐代銅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