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攤子這麼小,吳奪之所以能瞅見這東西,因為不是放在攤子上,而是有個人正在拿著對著陽光仔細在看。
這是一枚大錢。
這個攤子,主要也是賣古錢的攤子。有堆在一起的,也有一些錢幣盒裝著的,但總體佔不了多大點兒地方。
這個拿著大錢看的人,是個三十多歲的很精神的男子。
這枚銅錢確實大,直徑怕是得有六厘米。
大到吳奪站在男子身邊,隨著他舉著翻看,跟著也能看清錢文。
正面“咸豐元寶”,背面穿口的上下是“當千”兩字,左右是滿文的“寶泉”,代表著戶部寶泉局。
大錢上的漢字,都是楷書字型,字型端莊俊美,字口深峻見鋒,如斧鑿刀劈。(上面的漢字都是繁體,文中則是簡體表達。)
整體來看,銅色黃亮,熟美潤澤。
看清之後,吳奪微微嘆了口氣。
但是在嘆氣之時,目光仍然被深深吸引著,因為實在太漂亮了。
如果這枚大錢是真品,那麼就應該是“咸豐元寶當千”雕母!
所以,即便它如此漂亮,即便吳奪還沒有上手,第一感覺也還是不真。
因為這東西太稀少了!稀少到讓吳奪不相信能在古玩地攤上碰到。但是,卻又不捨得走,還想最後上手看看。
銅錢一般都是鑄造的。
而雕母,則不一般,它是雕出來的。
鑄造錢幣之前,得先做雕母。雕母也叫祖錢,上面的字,是手工雕刻的,和鑄造的對比之下很明顯。清晰,漂亮,不可能有拖泥帶水或者模糊的感覺。
以雕母為版翻鑄出來的錢,叫做母錢。
下一步,才是用母錢來大量鑄造錢幣。而用母錢做出的第一批錢幣中最好的,則被作為樣錢。
所以,同朝代同版別的錢幣,最貴的是雕母,因為數量本來就稀少;而且翻鑄出母錢之後,按規定雕母是要存檔入庫的。
雕母上不會有任何鑄造痕跡,因為是手工刻的嘛。但是,雕母也是造假的重災區,因為雕母往往比較貴,而且銅錢造假相對其他古玩品類又相對比較容易。
如果男子手裡這枚“咸豐元寶當千”雕母是真品,那麼少說也是幾百萬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