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鑑寶無雙> 第48章 唐三彩,很憤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8章 唐三彩,很憤慨 (1 / 2)

吳奪起身之後,胡允德、陳永鈞、寧雪也都先後起身。這得去看拍品了。

陳永鈞也沒再說什麼,只是不由暗歎:可惜,今天才見識了吳奪的眼力!不然,哪能放過這樣的人才?

好馬不吃回頭草,有時候不過是意氣用事的託詞。

但吳奪絕非意氣用事。陳永鈞明白,胡允德也明白。

此時,寧雪卻在吳奪身邊不忿地嘟囔了一句,“不吃回頭草,那是因為沒餓著!要是餓肚子,還管什麼回頭草不回頭草的?”

吳奪這次倒是應了一句,“好馬是不會餓肚子的,否則就不是好馬了。”

“龍游淺灘還遭蝦戲呢,虎落平陽還被犬欺呢,好馬不一定就有好機會,只不過你現在風頭正勁,所以才有裝腔作勢的資本。”寧雪又要用手指戳吳奪的胳膊,這次卻被吳奪靈活地躲開了。

吳奪不再和她分辨,認真看起這第四件拍品來。

這的確是一匹馬,三彩馬。

唐三彩。

唐三彩不是瓷器,而是陶器;上了釉的陶器,簡稱釉陶。

三彩也只是一個統稱,釉彩並非只有三色,有很多種顏色;不過,同一件器物上,三色的最多,最常見的是黃綠白。

唐代有厚葬之風,唐三彩是典型的隨葬冥器。

既然是隨葬冥器,所以造型豐富多樣,生活用品、人物、動物、建築模型,等等,五花八門。但凡能在“人間”享受的,在“地下”就有相應“配置”。

不過,在各種造型之中,動物最多;在動物造型之中,馬最多。

一想便知,馬在當時,是最重要的交通和勞動工具,戰場上需要,農事需要,運貨需要,代步也需要。

唐三彩被發現得比較晚,民國時期才開始大量出現在古玩市場,時至今日,早已成古玩收藏的大熱門。

所謂發現得晚,除了當時發生了被大量挖掘的事件,還在於古代根本不會有人去收藏賞玩;即便是古玩之風盛行、和唐代相隔較遠的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即便有人盜掘唐墓,發現了三彩器,也會棄之如敝履,重點在掘取別的陪葬品。

有人說了,那麼多古玩,很多都是墓葬裡出來的,不都是冥器嗎?生坑的東西,古人一樣收藏賞玩!

因為,唐三彩不僅是冥器,而且只是冥器。

而很多別的陪葬品,下墓之前並不是冥器。比如一些青銅器、瓷器、玉器、首飾等,在下墓之前,本是作為日用器和陳列器、賞玩器的,只是陪葬的時候下了墓。

唐三彩則只有一個用途。燒製,主要就是為了陪葬。因為它陶胎鬆脆、防水性差,而且鉛釉有毒,不適合正常使用。有些個別的其他用例,只是偶然。

燒紙馬和陪葬三彩陶馬,本質上是一個道理。

但是民國之後,唐三彩卻越來越熱,時至今日,收藏者根本就沒了絲毫的關於冥器的顧忌,甚至擺在家裡的也不少見。

唐三彩的高仿品,隨之也多如牛毛。

唐三彩的胎釉配方早就公開了,燒成溫度不高,原料也不難找,所以仿品的水平越來越高,頂級高仿實際上已經具備了所有真品的特徵。

唯一容易露出破綻的,在於做舊。畢竟是歷經千餘年的東西,想做舊完全如舊,技術難度還是很高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