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事件發酵
“一般人練拳,剛就是剛,柔就是柔,涇渭分明。到了可以被稱之為內家高手的地步,則可以剛柔並濟,招招留力,引而不發。但是以此為根,再往上練,最上乘的拳法卻是負陰抱陽,剛柔輪轉恍如太極。而所謂的太極,用道家的理論來解釋,其實就是動靜之機,陰陽之母,放在我這一路雲手裡,也即是我蘇家**拳中以柔克剛,最高層次的一種體現。”
蘇明秋一邊說著話,一邊腰身扭轉,翻腕傾覆,將面前升騰如雲的水氣,只那麼輕輕一攏,便在他手中化作了一團拳頭大的水球,顫顫巍巍,晶瑩剔透。再隨著他手腕一動,頓時上下流轉,就是一陣滴溜溜亂轉。
雖柔弱處吹彈可破,但卻仍憑如何轉動,也是始終不碎!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在蘇明秋的家裡讀了不少的道經,王越當然也對道教中所謂的這個太極,並不陌生。一聽到蘇明秋這麼一說,立刻就想起來道經中的有關於此物的一番描述。
不過,宗教的東西,都是玄學,充滿了似是而非的哲學概念,王越雖然知道一些,但卻並不是很清楚其中的道理。尤其是將這些玄之又玄的理論,演入具體的拳法拳理中,許多地方也都不是他這個只在這世界生活了幾個月的“冒牌貨”,所能弄得明白的。
而蘇明秋雖然也知道王越的這個“短處”,但他卻沒有在這種時候多做任何的解釋,只是一面向王越示範著自己雲手的練法,一面又接著說道:“咱們蘇家的拳法,本是脫胎於祖上的大槍術,是真正可以征戰在沙場上的殺人術。即便後來融入了道家的練氣法,能養練一體了,但拳法的骨子裡卻也和這世上絕大多數的所謂內家拳有不小的區別,以至於一直到現在,國內的武術界裡也還有人是在一直認為咱們的拳法其實應該算是外家功夫的。但是,這些人並不知道,在我蘇家!**拳里居然還有這麼一路至柔如水的雲手!而你老師兄我,也是現在蘇家,唯一練成這門功夫的人了。”
“道經裡說,無極生太極。放在拳法裡講,這個無極就是‘不動’,太極就是‘已動。無極者陰陽不分,無定位,太極者分陰陽和虛實,這裡面是有個相生相剋的道理的。所以,練雲手的時候,最重要的還是心意。招式的變化,可以因人而異,無窮無盡,但心意卻要始終如一,保持不變,就好像是太極圖裡的陰陽魚,心意是白,為陽屬神,外象是黑,為陰屬精,而中間那條彎曲的細線則代表著你體內的那一口丹田氣,氣走百脈,能進能退,在身體裡如同水銀瀉地,講究的就是個無孔不入。你要不明白這其中的陰陽轉換,雲手是怎麼也練不成的,所以之前我雖然已經將陰符七術的練氣法門教給了你,但卻始終沒有教你怎麼練雲手。就是想要你,先從練氣入手,明瞭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後,再去琢磨這陰陽變化中的奧妙。不過現在看起來,我的想法恐怕已經是不現實了,你闖了這麼大的禍事,說不定哪一天就要離開了,再想教你也來不及了。”
“所以,今天既然師弟你已經提出來了,那我就把我這最後一點壓箱底子的東西都教給你吧。而且,我當年來到這邊之後,能打通大周天,最終煉氣化神,也全是仗了對這路拳法的領悟。
“師弟,從今天往後,一切就都靠你自己了……。”蘇明秋現在說這番話的時候,眼神雖然眯成一條線,始終盯在自己那隻手的中指指尖上,並沒有去看王越,但最後這一句話卻是他在心裡和自己默默說出來的。沒人知道,就在短短一句話裡,卻已經寄託了他內心深處無盡的重託和希望!!
“沒想到,雲手這門功夫,居然是以太極的理論來闡述陰陽,執行變化的。這倒是**拳裡的其他功夫有本質的不同,實在是出乎了我原本的意料之外啊!不過陰符七術,是講述五行生剋的,雖是練氣的法門,但裡?卻也不乏有關於類似陰陽的道理,如鷙鳥散勢和猛獸轉圓,五龍盛神和靈龜養志,以及實意騰蛇和分威伏熊,乃至於最後的損悅法靈蓍,幾乎無一不是雙雙對立卻又統一和諧,就如同陰陽輪轉的太極圖,其中的道理卻是隱隱相通,有些殊途同歸的意思。可是,陰陽五行這東西,合於易理,隨便說說倒是可以,但要深究起來,卻是麻煩了,難道要練好雲手這門功夫,還要我現在去把易經先琢磨透了不成?”
“要知道,易學之難,多少飽學之士窮盡一生之力,都還研究不明白,我現在去從頭學起來,要用多少時間不說,怕就怕到最後時間浪費了,學問也沒學明白,反倒耽誤了練拳,最終一事無成。”
王越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雖然和蘇明秋學拳練拳時,進步飛快,但不管是這具身體的原主人還是取而代之的自己,其實對於這個世界唐國的傳統文化,都是止步於一般泛泛的瞭解而已。陰陽五行,他知道,也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但關乎於其中更深層次的易理變化,卻實在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想要以此,反哺拳法,那幾乎就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西方的教育本來就和東方完全是兩個不同的體系,這具身體的原主人雖然在學校的成績還算不錯,平時也因為家庭的緣故,對唐國的文化並不陌生,可那些畢竟都是日常生活裡的常識,像是這種易學玄學的東西,莫說是他,就是王朝宗自己也都淺薄的很,自然也不會特意教導他這方面的內容。
即便是後來在蘇家的武館學拳,王越也接觸到了許多的道經,但當時到底時間太短,每日裡練拳時間已是不多,閒下來大半時間看的都是一些關乎於拳理的著作。
所以,現在他對蘇明秋說要練好雲手的功夫,首先就需要明白易學的道理這一點,還是有些信心不足的。
功夫練到了家,步入了上乘境界後,再想往前進一步,哪怕是極其微小的進步,都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練功夫的人也不再可能像從前一樣只依靠單純的苦練就能有所收穫了。
因為到了這種程度之後,拳法中已經是開始涉及到了一些精神層面的東西,亦即是所謂的煉氣化神。
武道精神,心意凝練。
普通的拳法已經昇華為另一種層次的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哪怕是王越本身就曾經身為異世界最頂級的精神大師,但精神力玄妙莫測,說到底這個世界所追求的精神卻又和他所瞭解的,從本質上有了一些細微的不同。
而正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亦即是這一點點的差別,便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王越現在根本也不可能就那麼粗暴的將兩種力量簡單的融合在一起。要想了解,就必須先深入!
“哈哈哈,師弟,你這麼說卻是又把自己給看輕了。你可是我這這一輩子,所見過的最適合練拳的奇才。短短几個月,你的拳法就已經由外而內,穩步踏入了上乘境界,只憑這一點,你就比這世上的任何人都有資格,進軍那傳說中的無上妙境。”
看到王越明顯對於自己的文化底蘊沒什麼信心,蘇明秋不由哈哈大笑了一聲:“師弟,剛才師兄我之所以要和你說那些話,無非就是在提醒你一個‘法不輕傳’的道理。這也是當年我父親在教我雲手的時候,慣例要說的話!蘇家的拳,不傳外人,我雖然已經親手破了這個規矩,但是我也不想你以後將這門功夫,隨便外傳,所傳非人……。”
“我明白,七叔。**拳就是蘇家的**拳,我雖然學了,但也會自我而止,絕不會外傳。”王越點點頭,算是給了蘇明秋一個承諾。
蘇家的拳法幾百年來都不外傳,到了蘇明秋這兒卻破了規矩,這本身對他就是一種巨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要是王越再不珍惜,把這門拳法給私下傳了出去,先不說國內的蘇家到底會怎麼對他,只對蘇明秋而言,這就等同於是一種“背叛”了。
而王越練拳,目的很明確就是要登臨這個世界力量的最高峰,超越前世,蘇家**拳雖然厲害,但卻也只是他入門打基礎的一套拳法,隨著他的功夫越來越高,在這條路上走的越來越遠,早晚也會觸類旁通,相容幷蓄。
也就是**拳是他學的第一門內家拳,但絕不會是最後一門。以他的實力只要不死在未有成就之前,到最後肯定都會形成只屬於他自己的一套東西的。到了那時候,蘇家的拳法完全被吸收,融入到他自己的體系中,就不再是**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