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練拳的時候,從一開始的風雲激盪,勁風如潮,慢慢的變得內斂深沉,暗流洶湧,期間的變化就彷彿是無聲驚雷,水下漩渦,聲勢雖然一落千丈,但給人的壓力卻在無形中越來越大,哪怕是如同蘇明秋這樣的人物,也在觀看時承受了極大的壓力!
這就好像是普通人坐飛機,在起飛和降落時或多或少都會感到耳朵裡有一點不舒服一樣。王越練拳時的發力雖然還不至於讓蘇明秋感到難受,但那種由此而來的壓力卻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的。尤其是功夫越高的人,這種感受就越強。
要知道,勁力內斂並不是說力量小了,而是浪費的少了。練功夫的人,不管有多厲害,只要還是個人,就必然會有個對自身力量的利用率問題,每個人一拳打出去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體力爆發,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浪費。所以,在這一點上講,高手和低手之間唯一的區別,其實也就是個對自身力量是否能夠充分利用。
就好像發動機的功率不同,帶動的馬力就有大小強弱之分一樣。王越的體力雖然強橫無比,但從前的利用率卻並不算高,一拳打出去儘管聲勢驚人,人所不能敵,可那靠的大多隻是他經過劍器青蓮數次改造後與生俱來的猛惡,別人的體力遠遠比不上他自然就不敢和他硬拼。
但事實上,他那時已經有太多的力量分散在了一些不必要的地方,同樣是一拳,蘇明秋用一分力能打出幾倍的效果,他卻是要用幾倍的力量打出一分的殺傷力。
而這也恰恰就是內家拳法中最高明的地方之一!
現在,王越明白了剛柔之間的道理,發力不再追求一味的剛猛暴烈,對力量的把握進一步增強,再和人交手時自然是風格頓時一變,和從前相比有了幾乎本質的變化。從發力用勁氣勢如山,勁風如潮到勁力內斂,暗流洶湧,他在這一小時裡幾乎將自己所領悟到的動靜剛柔和陰陽轉換的道理,演繹的淋漓盡致。
而目睹了這一切變化的蘇明秋,也直到這時,才算是真正承認了王越如今已經正式摸到了自家拳法中的精髓所在。同時他眼見著王越身上發生的這一種蛻變,在他的心裡也突然生出了一種欣喜異常的感覺。
院子裡,地面上到處都是被王越一腳一腳踩出來的腳印,從最初時候的深達數寸,到後來的只有淺淺的一抹,但是不管這些腳印有多淺卻絕沒有半點模糊,反倒是一個個踩在地上,就像是用刻刀雕刻在石頭上一樣,連鞋底下的每一絲紋路都能看的清晰無比。
並且,這滿地的腳印也不是雜亂無章的,一前一後,足尖下陷的是後腳,平起平落的則是前足,一蹬一踏就是一條筆直的線。一條連著一條,往返平行,看起來就像是有人用尺子把整個院子給重新丈量了一遍,不僅腳印筆直,而且步幅一致,每一步都是整整齊齊的一尺二寸,簡直規整到了極點。
“萬法都出三七步,這一個架子既是**拳的樁法,也是打人的招數。你能練到這種橫平豎直,縱橫如意的地步,就說明你的功夫已經是可以出師,可以打出自己的旗號另立山門了。**拳從此以後就又多了你王氏一家。”
蘇明秋的眼神裡一閃,再看向王越時,已經是連連感慨不已。
“我只是盡力而為而已,可沒有自立門戶的意思。而且我的功夫也才開始練,以後要走的路還長著呢,收徒弟什麼的太麻煩了。我只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走到這條路的盡頭去看一看……。”
王越一口氣吐淨,巨大的身軀也慢慢恢復了原狀,睜開眼時,隱隱約約,瞳孔裡似乎有一抹精光在閃爍。
“況且,經過昨天那一戰,我也發現,這世界上的高手何其之多!不說是唐國那邊怎樣,就是這裡的人,一個個也都不是吃素的,尤其是教會,底蘊深厚,隨便出來一個教士,居然就擁有大師級的身手!我的體力,爆發力現在雖然已經不錯了,但敵人實在是太多了,這些人早晚有一天都會找到我。所以,七叔,我的這點進步,真的不算什麼。”
相比於蘇明秋此時的感慨和驚訝,王越本人對自己身上發生的這些變化卻顯得十分坦然,並不以為意。要知道上一輩子,他本就是已經佔到了那個時代力量的最高峰,看到了無窮無盡的風景,換了現在不過只是剛剛起步而已。
“你這個目標,可是立得夠遠大的了!‘走到這條路的盡頭去看一看’,說的簡單,做起來卻是難比登天啊!!!不過,有這份心也是好事,以你的資質和年紀,誰又能說的準,再過幾十年到了我這個年紀,就真的不能走到那一步呢?”
直到這一刻,蘇明秋才真的知道了,王越的理想是什麼(.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