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能做的都已經做了,戰爭本來就沒輸,在他出現有了推動力之後,就更加不會輸,所以,修完機甲莊文就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
時間轉眼來到了神聖華夏帝國曆1585年,這一年是註定被載入史冊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黑洞吞噬器研製專案,也就是始於1569年的八二五專案,宣告順利完成。
歷時十六個年頭,實際用時也超過了十五年。
期間多次被打斷,戰爭,天災,各種麻煩不得不讓作為總負責人的莊楷逸為此而耽誤一些時間。
但好在,在取捨之間,沒有耽誤最後的進度。
現在,終於,完成了設計和製造。
一臺巨大的精密的機器矗立在了北境長城之上。
這個東西,完全就是依託長城建造的,把長城當作了底座,用來固定,同時緩解能量餘波的反衝擊。
現在雖然所有的技術難題可以說都已經解決了,甚至莊文還在這個過程之中編制了一本《黑洞吞噬器全解》,一本四萬六千八百多頁的詳細講解。
從每一個模組,每一個部件,每一處設計的理論出發,構成了系統的講解。
有這個東西在,最起碼,下次建造,換一次姚開疆那個級別的人來主持建造就沒有問題了。
因為對這些內容,達到八階的一般的人都可以看懂。
只要肯用上一年半載把這本書,嗯,這一套書看完,吃透。
那麼必然是一位空間脈術機械脈術大師級的人物。
不吹不黑,能夠有這個水準的,最起碼也是皇家科學院的院士頭銜。
這本書閱讀門檻不高,其中一些基礎的東西,高中裡的一些精神力拔尖的天才也可以看懂。
但是想要掌握其中一部分中層級的內容,一般的本科畢業生不一定有這樣的水準,對一般人來說,碩士畢業應該可以進一步學習了。
當然,這樣的一本書,可不是為了給那些學生增加閱讀負擔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別人可以看這個東西替代他的位置。
黑洞吞噬器日常維護,必須要有一位八階蟲使擔任。
他掌握了這本書,莊文就能解脫出來,去好好地放鬆一下。
帝國已經觀測到了下一次寒潮的形成,就在1590年的中秋。
具體的時間還確定不了,但可以鎖定在90年的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