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紀是充滿災難的悲痛紀元。
大規模戰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各種自然的或者非自然的災害接踵而至。
這顆星球很大,在原本的歷史裡,人類對它的探索,到了一千多年以後,還是不足百分之十。
未知就是災難的來源。
這顆星球擁有著廣袤的海域,其中人類所探知的部分,並沒有多少。
事實上,因為要抵抗妖獸,所以建立了海防長城。
而海防長城,則幾乎就是封鎖了人類對海洋的探索。
這是沒有辦法的選擇。
沒有足夠強大的力量,開放就意味著被入侵。
外面的世界不是文明,而是蠻荒。
海洋的威脅,並沒有因為海防長城而離開人類。
儘管已經規避了很多,卻依然受到威脅。
大海嘯,一種超級自然災害。
席捲天空的海浪,落下的一瞬間,就可以讓地面的一切化為廢墟。
水至柔。
但同時,水又是至剛的。
萬米高的海浪,足以摧毀大部分建築。
海防長城的高度有限,抵擋不了大海曉的發生。
也不會去抵擋。
海防長城的存在,是為了抵禦妖獸,並不是為了抵抗海嘯。
在建設之處,它就做出了避讓海嘯能量衝擊的一些結構措施。
真正抵抗海嘯的,就是人類自己。
準確地說是依靠蟲使。
這種級別的大海嘯來源不明,能量形成在很短的時間。
莊文開發設計的“文琳觀能鏡”,可以預測到能量運動軌跡。
但是前提是先要有能量匯聚的現象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