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莊文上午繼續做著計算驗證的工作,下午去脈壓體能塔受虐。
晚上,莊文沉浸在解決這道難題的一行行公式之中,文字和公式交錯,宛若一副美麗的圖畫一般呈現。
完全地忘卻周邊的一切,從六點開始,不知不覺間就奮戰到九點半,終於將這篇長達三十七頁的論文給寫完了。
莊文鬆開手上的螢幕速寫感應筆,這東西就是為了那些需要大量公式的東西發明的,透過手寫感應,就可以準確地轉化成所要表達的東西。
用了半小時校驗一遍,莊文長吁一口氣,伸了伸懶腰。
至此,胡氏猜想被徹底證明,其更是直接被莊文定性為了一個定理,裝備學的殿堂裡又多了一顆璀璨的明珠。
接下來,莊文考慮著將論文發到哪裡。
這個猜想的證明,可以說是解決了一個困擾學界幾十年的難題,從它的意義來看,登上頂級期刊絕對不成問題。
那麼現在要決定的就是投到哪裡。
猶豫再三,還是決定投給《裝備科學》。
習慣了走後門,就很難戒掉了,直接發給姚開疆。很容易就可以過審了。
省的一些麻煩。
不過,他卻是忽視了這樣的一個猜想被證明對姚開疆的震撼。
困擾了學界幾十年的問題,獎金高達五百萬。
這兩句話所代表的意義,那就是一旦有人完成了這個證明,可以說是直接功成名就,名利雙收了。
當然,其對於裝備學界也是一次極大的鼓舞。
對於姚開疆個人而言,卻也是意義非凡。
胡常安教授是他的老友,作為裝備學界的頂尖人物,姚開疆承認的同水平的人不多,胡常安子爵就是其中之一。
對於這個老傢伙的實力他很清楚,當年若不是因為參戰導致左臂和左腿殘疾,更是讓靈魂受創,姚開疆覺得胡常安現在絕對不只是一個子爵那麼簡單。
以他的能力,憑藉著對國家的貢獻,絕對可以位列伯爵。
他也是《裝備科學》的審稿人之一。
所以,這篇論文,拿給他才是最合適的,從對老友的敬重上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