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王朝·神威郡·西京城
神武二十一年,年關剛過,大乾國都西京城中,竟陡然間流出一條令人瞠目結舌的小道訊息!
——‘秦親王屯兵三十餘萬!意欲奪嫡!’
這一不知從何處而起,但卻驟然間散播京城的謠言風語,攪動的整個大乾朝野上下轟動一時,乃至於滿城風雨!
畢竟一直以來,秦親王雖勵精圖治,變法圖強,將秦國治理的井井有條,朝氣蓬勃。
但說到底,秦川與之西京,相隔上千裡,本就來往極少。
再加上秦親王入主秦川之後,奉行以商止戰之策,大開商道,與北狄締盟通商,等同於一勞永逸的解決了邊疆之亂。
故而沒有了邊疆戰事紛擾,秦川這等邊僻之郡,在位居中樞的西京城看來,存在感更是大大減弱。
若非秦王大運河的正式開通,才令一眾朝中大臣的目光投向了位居邊陲的秦國,否則小小一介邊郡,幾乎在朝中並無多少存在之感。
畢竟近年以來,明爭暗鬥的可是燕親王趙括,與齊親王趙拓這兩位最有可能爭奪皇位的皇子!
滿朝文武,也紛紛在這兩位實力派的皇子跟前站隊,以爭得從龍之功。
大皇子燕親王趙括,因嫡系長子之身,可以說本就是法定的國之儲君,故而爭得了朝中大多數文官的支援。
而四皇子齊親王趙拓,因聖皇久久未立太子,更兼戰功彪炳,極受太極聖皇喜愛。
故而許多朝臣便也動了心思,認為聖皇不立太子之意,正是欲立齊親王趙拓為儲君,而後繼承聖位!
畢竟太極聖皇當年也並非嫡子,而是憑藉自身實力奪嫡成功,即位趙威王,這才有了今日雄踞三州之地的大乾王朝!
所以說或許大行王朝那等儒家當道的王朝,是打死都不可能承認一位庶出皇子奪嫡即位。
但對於已有先科的大乾王朝來說,卻並非沒有可能。
因而種種緣由結合之下,也令朝中一大批武將倒向了戰功赫赫的齊親王趙拓。
於是十多年來,燕親王與齊親王之間明爭暗鬥,愈演愈烈。
而坐居幕後的太極聖皇,對於二王之間的較勁卻是恍若未聞,從未有過任何偏袒,更未出面訓斥。
這種預設般的行為,卻是更令整個朝野上下,盡皆猜測到此乃聖皇有意為之!
無論是燕親王趙括,亦或是齊親王趙拓,誰能爭勝,便可奪得聖位,位列至尊!!
但令人萬萬未曾想到的卻是,在神武二十一年剛剛開始的新年伊始,卻陡然流傳出了‘秦親王屯兵三十餘萬,意欲奪嫡’的驚世傳聞!
一時之間,滿城風雨,暗波四起……
……
燕國·燕王王府
“什麼?秦國境內……竟屯兵三十餘萬?!”
當燕親王趙括,聞聽這一驚聞之時,眼睛登時圓瞪,滿面盡是難以置信之色!
“大王!正所謂無風不起浪,以臣之見,恐怕此事十有八九……確為屬實啊!”
燕國國相馮礫聞聽此言,同樣面色凝重,不由憂心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