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會,所議之事僅只一件……咳咳咳,對於大驪攻行一事,我大乾是否出兵?又該如何出兵?又該……出兵助誰呢?”
當太極聖皇拖著年邁的身軀,費力說完今日朝會之議題之後。
霎時之間,偌大的太和殿中,卻陷入了一片死寂般的沉默之中。
只因大驪攻行一事眾臣已知,針對是否出兵,如何出兵,出兵助誰這三個問題的爭論,更是議論紛紛,各執己見!
但眼下在這場決定國家命運的大朝會之中,面對這等重大國事,更是儼然已上升至了二位親王之間的路線之爭!
故而滿殿群臣,竟無一人敢擅自開口,出謀諫策!
太極聖皇等待許久,卻發現無一人開口獻策,不禁有些惱怒,當即便指著位列最前的燕親王趙括不滿而道。
“燕王,你且說說我大乾應當如何處置為好啊?”
趙括聞聽此言,不由心中一驚,但他還是故作鎮定般當即出列,拱手作揖而道。
“回稟父皇,兒臣以為……大行與我大乾乃邦交友國,即便是列國爭霸時期,都未曾刀兵相見!”
此言一出,殿中文官大多頷首,反倒是位於右列的武官,卻多有不屑。
“更何況,古語云唇亡齒寒!大驪本就盛及三國,若我大乾坐視大驪滅行而無動於衷,則日後恐有驚變,終將大禍臨頭啊!”
趙括說完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之後,便斬釘截鐵般總結而道。
“故兒臣斗膽向父皇提議!發兵救鄰,助行抗驪!!”
待燕親王說完自己的政治主張之後,身後滿殿朝臣,竟有一小半隨之而拜,一同齊聲而道!
“臣等斗膽提議!發兵救鄰,助行抗驪!!”
趙政將這一幕看在眼中,雖面上不顯於色,心中卻不住暗暗而驚。
這些附聲提議的朝臣,可就是大皇兄日後登基的倚仗啊!
相比於明爭暗鬥十餘年的大皇兄與四皇兄,自己在中樞內的嫡系與心腹,卻是根本不值一提啊……
“唔……”
面對殿中跪伏在地的文武朝臣,太極聖皇卻是不置可否般輕輕頷首。
旋即目光遊移,反倒是落在了二皇子韓王趙軒的身上。
“韓王,你且說說你的看法吧。”
驟聞此言,趙軒心中一跳,面上頗顯驚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