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途越遠,費用也就越高,道路越加難行,運費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這是很現實的實際情況,而不是自己先前拍腦袋的想象的,只要將煤石開採出來,就能夠銷往九州各地了!
以目下的交通條件來說,別說是銷往三國,遍及九州,就單單是走出國門,走出秦川,卻都是難之又難啊!
一旦運輸費用過高,若是煤石運往他處,售價都快要逼進木炭,那試問旁人為何要用從未見過的煤石,而不用早已習慣的木炭呢?
故而,若是商道不暢通,使得煤石的運價過高,即便是強行運了過去,也很難開啟市場。
別說是與木炭爭奪已有的存量市場,即便是想爭取那些買不起木炭的平民百姓,也幾乎是沒有可能啊!
百姓都買不起木炭了,難不成還有錢買的起價格相差不多的什麼煤石麼?
故而說來道去,最終卻還是卡在了這官道貫通一事上!
若是秦川無法與外界的商道貫通相連,那麼即便秦國內部商道串聯,四通八達,卻又有何用呢?
可若是欲要走出秦國,這官道又如何去修,又應該由誰來修呢?
當然,趙政自是可以同虎牢商道一樣,自己出資修整商路,然後設卡收費,設法收回成本。
但要知道的是,這整修官道與打通商道可是完全兩個概念!
打通商道之後,佔盡地利優勢的虎牢商道,自然可以變著法子收稅,而且除過稅金之外還可以收租!
城中那些旺鋪若是全都租了出去,這自然也是一筆極為不菲的鉅額收入!
可整修官道,不僅勞心勞力,投入成本極其巨大不說,最終能夠收取的稅收更是少的可憐!
畢竟你只是一條官道而已,最多收些通行往來的關費而已,不然還能怎樣?
若是收的少了,根本入不敷出,可能收的稅金都還不夠投入鉅額資金的利息成本。
若是收的多了,又會有誰願意走上你這條官道呢?
更何況,從漢陽修往西京的官道,彎彎曲曲,拐來扭去,多達數千裡之遙,又豈是一兩年功夫能夠修出來的?
即便趙政目下硬咬著牙修了出來,那也是遠水解不了近火!
更何況,這根本就是一筆無底洞般的賠本買賣,幾乎註定不可能收回成本,而且還要與沿途的十餘郡打交道,又哪是那麼容易之事了?
故而,當這一難題再一次擺在趙政面前之時,他除過嘆氣之外,卻也著實是深感無力啊……
“九弟,何不依為兄所言……你我秦宋兩國各出一半,整修官道作以通商呢?”
趙謙坐於一旁,望著年幼的九弟臉上,又一次顯露而出的憂容,不禁主動開口而道。
“如此一來,最起碼涼州至澤州之商道,便可至此貫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