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太極皇宮,外宮佔地最廣,其中坐落著朝會大殿——太和殿,祭祀大殿——易元殿,以及六部衙門,太學府等等對外處置政事政務的中央機構。
而六部之一的工部,自然也坐落在外宮之內,雖地處邊緣外圍,卻佔地面積最大,其內充斥著大量的各式工坊及能工巧匠。
雖說大乾工部比起大驪工部或是大行工部,無論是匠人的數量質量,還是工藝的先進與否,亦或是工坊的佔地大小,都可謂是三國之中排行末尾的墊底小弟。
畢竟大乾的國力及人口,都遠不如其他兩個中原大國。
再加上財政吃緊,每年留給工部的預算都極為有限,這些種種原因相互疊加之下,便造就了今日的大乾工部,徹底淪為了大乾六部之中最沒有存在感的職能機構。
但即便如此,大乾工部,依舊代表著整個大乾冶金製作的最高水準!
這裡整合了整個大乾最為先進的製作工藝,也匯聚著大乾最為優秀的能工巧匠!
幾乎大乾超過一半的刀兵甲冑,全部都出自此處。
雖仍舊遠遠無法滿足大乾軍隊的正常所需,但相比於財政上極其有限的財政投入來說,工部的表現已經是足夠令人滿意了。
而執掌大乾工部,在有限的資源投入之下儘可能滿足大乾軍伍所需的核心人物,自然是備受太極聖皇信重的工部尚書——來信。
來信執掌大乾工部數十載,早已是工部上下人人敬仰的柱樑人物。
在他執掌工部的數十年中,他何等挑戰與困難未曾面臨過?
但今日,當他面對親持太極聖皇親書聖旨,來此直言要挑選工匠的秦王殿下之時,卻真真是大感棘手,頗覺頭痛……
……
今日的大乾工部,意外迎來了秦王殿下的大駕光臨。
當工部尚書來信得知秦王殿下駕到之時,先是愕然,而後大驚,卻是連忙起身,親自趕往大門之外迎接秦王殿下的大駕光臨。
“臣工部尚書來信,恭迎秦王殿下蒞臨工部!”
在工部尚書的帶領之下,工部大小官吏盡皆全數出動,趕赴門外迎接秦王殿下的突然到來。
只不過在原地黑壓壓一片的伏地身影之中,惟有立於最前方的工部尚書來信並未行跪拜大禮,而只是躬身作揖而已。
——大乾律法,位列三公九卿,可見王不跪。
六部尚書之職,皆在九卿之列,故而來尚書可以在面見親王、藩王等皇親國戚時,無需行跪拜大禮,而只是拱手作揖而已。
至於見聖皇而不跪,則只有三公才有這等資格。
而三公九卿之下,面見秦王殿下之時,都必須按君臣之禮行跪拜大禮!
藩王即便只是一方藩王,那也是君!
中央大臣即便權傾朝野,那也是臣!
見君而拜,此乃上古之禮。
“呵呵……來尚書,快快請起,快快請起。”
趙政見此情形,只是呵呵笑著親自上前,雙手虛託將躬身作揖的來尚書託了起來,隨後又看向場下眾人,十分和善的讓眾人就此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