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這個旁人,卻是並非常人,而是名動天下,被尊為大乾第一大儒之南陽經神左玄!
但以一國君主之尊,向平民鞠躬致意,卻真真是千古罕見,從未聽聞啊!!
“不!左老!這一躬……非僅代本王之敬意,更乃秦川百姓之敬意!”
趙政只是微微搖首,接著便主動再次伸手,緊緊握住左老之手鄭重而道。
“左老,秦川百姓之教化重任……便就拜託你了啊!”
左玄聞聽此言,身形微微一怔,卻是當即動容,嘴唇輕顫般當場而道!
“殿下!老臣……必不負殿下重託!!”
言語之間,竟已自稱為臣!
顯然秦王殿下此番舉動,早已徹底打動左玄,令他心甘情願,入秦國為官,主持秦國之教化大業!
“哈哈哈哈!好!好!好啊!”
趙政聞聽此言,自是大喜過望,卻是忍不住連道三聲好字!
這心中,對於秦國學宮初立之事,終於是能夠放下心來,再也不用擔心掛念了!
要知道左玄身為當世名儒,當年父皇都忍不住親自下詔,欲召左玄入朝為官,負責整個大乾王朝之教化重任。
然而左玄淡泊名利,志非廟堂,故而婉言相拒,只是留在南陽郡中,自己設立私塾,招收那些天資聰穎,卻無力進學的寒門子弟,悉心培育,因材施教。
空有進學之心,卻無進學之機,這便是左玄當年最為遺憾之事。
故而,他在學有所成,名動九州之後,卻毅然離開了儒道聖地——臨安城,選擇回返故鄉,教導家鄉子弟,不希望他們重蹈自己當年之覆轍。
直至——忽而聞聽秦川邊郡,卻在秦王入主之後,大肆革新,屢推新法!
先是攤丁入畝,地丁合一這等利民之策,就已令左玄大為讚歎,直言秦王為千古名君也!
而後當科舉選拔橫空出世之時,左玄卻終於是按捺不住,萬萬未曾想到畢生之所願,竟果真在秦川郡中得以正式實施!
於是心神激盪之下,不惜攜子女遠赴秦川,日夜兼程,就是為了親眼得見秦國科舉革新之制,為了一睹秦王殿下之明君風采!
然而當他真正趕赴秦川,真正面見秦王之後,卻才發現,秦川利民之法,秦王革新之志!
遠遠超及自己所想所思也!!
故而他心神激盪之下,當場便明心立志,定要參與到這場史無前例的重大革新之中!
替秦王殿下分憂,為黎民百姓造福!!
“殿下,還不知我秦國學宮……目下可有得名?”
正在此時,儼然已經已秦國臣子自居的左櫻,卻是忽然開口而道。
原因是她忽而發現,如此具有歷史意義之重大學宮,竟好似還尚未得名。
“額,這……目前還尚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