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趙政根本連想都不用多想,必須用科舉制代替察舉制,為自己遴選人才,治理朝政啊!
只是如此所為,看在旁人眼中,放在當今天下,卻可真真是驚世駭俗,震動九州之舉啊!!
“可是皇兄……如此大動干戈,無異於損害了那些世家大族之利!那些世族豪門……卻會乖乖就此接受麼?”
趙芸言及此處,卻是忍不住想起不久前那次圍困王府之危!
那一日,若非皇兄早有預料,在舅父那裡暫借了兩萬鐵騎大軍充當應急,否則當日之危,卻還真真是不知該如何化解!
而這一次科舉制替代察舉制之變革,對世家大族所造成之傷害,甚至並不亞於攤丁入畝這等稅改之法啊!
須知世家大族足以傳承百年的根基,就是族中後代能夠代代為官,透過家族勢力從而進入仕途啊!
可皇兄此刻大手一揮,竟將此等入仕為官之機會,幾乎平等般分給了天下萬萬寒門子弟!
屆時,若果真按照皇兄所言,不以出身而囿,僅以才華而論!
那無異於世家豪門之子弟,也須得同那些泥腿子出身的寒門子弟,在同等機會之下公平競爭!!
這!這令秦川上百世家大族,卻又如何能肯接受啊?!
此等改制對於世族豪門影響之大,波及之深,卻是毋庸多言,僅看郝真之面色蒼白就可管中窺豹,一概而知!
“哼!”
誰知秦王殿下聞聽此言,卻是當即一拍几案,冷眼睥睨而道!
“誰敢不從……殺無赦!!”
……
“神武十二年,始皇帝憂心於民,苦無良才可堪使用,致使郡中百姓熬煎於水深火熱之中!
每每念及至此,不由廢寢忘食,仰天而嘆!
‘孤欲廢除察舉,大行科舉,凡秦國官吏之選拔,不以出身而囿,只以才學而論也!’
時常山王趙芸在側,大驚!
‘自古及今,遴選官吏,皆為世家大族所出,何以不囿出身,只論才學耶?’
秦王起身而立,喟然而嘆。
‘孤乃秦國萬民之王,豈非一家一氏之王!’
‘秦川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何以重世家而賤草民,不以平等而待耶?’
常山王即刻無言,當即拜服。”
——《華夏野史》·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