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中眾人聞聽此言,盡皆愕然不止,卻是都未曾想過,這秦王剛剛封王,便會遇上這等天災人禍?
也不知這秦王小小年紀,不過一十二歲而已,卻又會如何處置此等危困局面?!
“面對如此困局,秦王入秦第一日,便定下強秦三策!首當其衝第一策,便是賑濟災民,維穩民生!”
眾人聽到強秦三策之語,頓然便升起幾分好奇之心,而後又聽到第一策為賑濟災民,當下便都頷首認同。
“但秦川本就窮困,再遇此等百年大旱,府庫早已虧空,如何又有餘糧再行賑災之事?須知秦川所需賑災糧草缺額,已達百萬之石!”
百萬之石一經出口,座中之人無不面露驚愕!
畢竟面對如此巨大之賑災缺額,秦王一小小十二少年,又該如何處置才好?
倘若換做自己,面對如此局面,卻又該如何應對?
能否最終籌集糧草,順利解決此等危困之局麼?!
念及至此,在座之人,卻都半晌無語,心中在倉促之間,竟也未能想到合適之法。
“秦王面對如此局面,當機立斷便召開首次國宴,召集秦國文武,宴請秦川世族,卻無玉食珍饈、美酒佳餚,僅以粗食淡飯以對。”
溫謙言及此處,略有停頓,待再次輕啜一口茶水之後,這才繼續說道。
“眾世族雖有不解,無人敢言也,後秦王當眾宣佈,大開私庫,為國捐糧十萬之石!”
此言一出,堂中眾人無不大驚,卻是從未聞聽一國之君,以私庫彌補國庫之舉!
如此所為,倒還真令人驚愕莫名,讚歎不已!
“可即便如此……這秦王確有愛民之心不假,但賑災缺額高達百萬石之巨!卻是他一人能夠湊齊的麼?”
黑衣青年略一遲疑,雖感嘆於秦王的愛民之心,但卻並不認同此種治國之法。
若國家有難,動輒便以國君私庫填補,卻又何談治國理政之法呢?
更何況,一國之缺,數額之大,如何是一傢俬庫足以填補的?
“非也非也,秦王率先捐糧,僅為以身作則而已!試問在秦王領頭所捐之下,眾位秦川世族,文武百官……又焉有不捐之理?”
溫謙只是笑著擺手,緊接便道出了秦王此舉的真正目的!
此言一出,頓令眾人恍然,才知秦王此舉用意所在!
但即便如此,大開私庫為國而捐之事,卻也足以令人敬服!
“既如此……舉一郡之力籌集災糧,即便有百萬之巨,卻也不在話下了啊!”
韓彧笑而拂鬚,對於秦王此等應對之策,當場出聲而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