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石之物,實乃百姓民生所需!若定價甚高,豈不又與木炭無二?徹底淪為世族富商之專用?又如何能推及天下,惠及民生呢?”
趙政忽而轉身,面對眾人鄭重而道。
對於煤石定價一事,他自然在心中早有計較,他又不傻,怎麼可能會嫌自己的煤石賣的高呢?
只是從現代穿越而來的他,十分明白此種關切民生之利,必須以量取勝,而不能單純以價貪利!
既然煤炭儲量,對於古代這種量級的使用程度,及覆蓋人口規模來說,幾乎就等於是無限量一般隨意供應!
在沒有任何重工業使用的情況之下,單憑冬日取火之用,就算是遍及整個九州所有民眾,又能夠使用多少呢?
故而,趙政寧願定價低於普通百姓目下難以承受的木炭價格,讓天下百姓都能夠用得起煤石!
如此以來,煤石雖然定價偏低,但使用量卻又將激增何止十倍百倍?!
若天下九州,神州列國,所有百姓,家家戶戶,盡皆使用秦川煤石!
此間之利,簡直難以想象,難以計數啊!!
因此,趙政久經思略之後,卻是毅然決定,將秦川煤石之定價,砍至木炭僅一半之數!
而後憑此低價,讓普天之下所有百姓都能夠在冬日燒得起煤石!
如此一來,煤石需求量自然大增,遠超木炭使用量之百倍千倍!
所獲之利,將遠遠超過與木炭同價,而後與木炭共同競爭那僅佔極少部分的既有市場!
既然自己獲取煤石的成本等同於無,且又用之不竭,那麼為何不能以價換量,犧牲一半利潤,去獲得廣闊至少幾百倍的空白市場呢?!
趙政念及至此,終於下定決定,卻是直面眾人,當場朗聲而道!
“本王心意已決!煤石惠及民生,不可以高價入市!當以木炭之半價,推及九州列國,造福天下百姓!”
此言一出,如煌煌大言,頓令院內眾人,無不心神搖動,當即跪地而拜!
“殿下心繫蒼生!實乃黎民之福!此舉必當名列青史,萬古流芳也!!”
……
“煤石之物,當乃天地奇珍,造化奇蹟也!
然,如此奇物,惜現於秦川大地,掘於乾帝之手,實乃天之憾也!
而乾帝之人,行事所想,往往異於常人,令人瞠目!
如此奇寶,竟自舍半利,甘願散及天下,賤賣九州,只為造福蒼生黎民乎?
嘻!如此所為,令人費解,實乃奇哉怪也!”
——《驪書》·範建(大驪王朝原太史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