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字正腔圓的標準發音,與平時課堂上吊兒郎當的渾水摸魚,完全就是天壤之別,簡直判若兩人!
以至於太傅鍾邈和七公主趙芸都忍不住呆愣當場,尤其是後者望著皇兄那挺拔而立的英姿,眼神中更是直冒五顏六色的小星星……
就連太傅也是不由正色,深深看了眼昂然而立的趙政,就連之前隨意般的坐姿也微微坐正。
“不錯…並無任何錯字錯音……”
連連拂鬚之下,太傅也只能這般點頭應道。
“芸兒,你且背來!”
眼見著太傅大人點頭,趙政連忙出聲提醒道。
“好、好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這次,趙芸也十分知機的沒有亂改篡詞,而是磕磕絆絆的勉強背了下來,其中還有幾個讀音並未讀準——相比之下,高下立判。
“既然我兄妹二人都已經熟練背誦,不知這罰寫經書……大人以為還有繼續的必要嗎?”
面對趙政如此合乎情理,有理有據的要求,太傅鍾邈一時愣神之下,卻也只能是搖頭笑道。
“也罷,既如此……自無必要。”
“小子多謝大人!”
趙政聞聽此言,都不等對方後話,卻是連忙躬身行禮,隨後便領著匆忙行禮的趙芸昂首而去,僅剩下太傅鍾邈一人獨坐榻中,遠遠的望著趙政越走越遠的背影若有所思,似有所悟...
……
“逢始皇與常山王趙芸初學《詩經》,及《國風·周南·關雎》。
芸當眾對問:‘古往今來,只見君子好逑淑女,未曾得見淑女好逑君子乎?’。
太傅鍾邈大怒,欲戒尺加身,唯始皇挺身而出,凜然對曰:‘此言大善!男女平等,理應如此也!’。
邈歎服,遂折戒尺,僅罰《關雎》百遍。
而後抄寫方才數遍,芸擲筆而泣:‘竹簡用筆,實費力也!不過數遍,腕竟痠麻至此!’。
始皇不發一語,拾筆攏卷,代抄百遍,然筆跡一致,僅此一份而已,遂自告太傅,憊懶偷奸,甘願受罰。
太傅望字知人,洞悉因果,字裡行間,錚錚鐵骨,正如其人!
卻又知其護妹心切,不忍直言,遂含淚執戒,不下百次,遍掌通紅,卻未有半分吃痛之語。
芸側立身旁,聲聲戒尺,如臨己身,心痛如絞,泣涕漣漣!
自此之後,此身上下,皆託付其兄,赴湯蹈火,尤未悔之!”
——《華夏野史》·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