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拉開窗簾,瑪麗呼吸著窗外清涼的空氣,精神不由一震。
在她左手的無名指上,戴著閃亮的黃鑽戒指。
戒託仿照了公主方造型,5克拉的黃鑽卻採用了阿斯切形切割方式。
這種切割方法目前在市面上並不流行,是以其創始人約瑟夫·阿斯切命名的。
而他最出名的是打造了3106克拉的庫裡南,也就是所謂的非洲之星。
這顆鑲嵌在皇冠上的寶石,採用的正是阿斯切形切割。
不過,很難有人靠近它,親眼檢視它的工藝和特徵,學習其方法。
於是乎,這種切割法並未受到珠寶商們的關注,自然也就不會被大眾所知。
此次,送給瑪麗的5克拉黃鑽能夠運用阿斯切形切割法。
也是因為蒂凡尼的首席設計師無意在古董店發現了同樣工藝的戒指,隨後帶回工作室研究,讓它得以重現。
相信要不了多久,阿斯切形切割法就會受到推崇。
這種獨特又充滿魅力的切工與祖母綠切有些類似,只是它成型時是正方形的。
它的菱形擁有長方形刻面的亭部,能夠讓人輕易的看到寶石內部,散發出更完美的一面。
也正因如此,採用阿斯切形切割法對寶石具有極高要求。
只有高品質的珠寶,才能採用這種切工。
否則,內含物雜質將完全呈現在客人面前,絕不會有人願意為一顆含有雜質的珠寶開出高價。
同時,對寶石的長寬比例也有一定的要求。
附內的說明上,極為詳細的介紹了這些。
透過陽光把戒指放在眼前,瑪麗發現相對比其它戒指,它的透明度顯然更高,也能夠看得更深。
絢麗多姿的折光映入眼底,好似奇異的夢幻世界。
這次的禮物她很喜歡,不僅因為它很漂亮。
同樣的瑪麗從中感受到了丈夫花費的心思,對自己重視的那份心意更為可貴。
一雙大手從她腰間環繞而過,“不再睡會兒嗎?”
“已經很晚了。”瑪麗看看座鐘,現在是7點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