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縣裡,所有的建築都在洪水中佇立,臨街的商鋪都是兩層的,這種時候,還有不少人留守。
朱媛媛眼睛睜得大大的,看著前面,她看到了什麼。
一條船,比她的小一點,船上有菜有肉,居然是買菜的。
樓上放下一個吊籃,籃子裡有銀子,船家收了錢,把肉,菜放進籃子,樓上就把籃子拉上去。
然後船又向前走,那裡有人吆喝要買菜,船就往那裡劃。
朱媛媛驚呆了,被洪水圍困不是應該缺吃少喝,愁眉苦臉的嗎,怎麼還有做買賣的!!
還看到有的屋子,在牆頭往屋外倒水的,朱媛媛無語了,“這樣…也行?”
“這裡的屋子都是二道門的,一有洪水,就堵死兩道門,兩道門之間形成天井,第一道門滲水了,及時把水舀出來,就進不了第二道門,你的宅子,當時也打算這麼建的,你說不好,硬是改成了一道門。”韓紹元說道。
“我不是不瞭解當地情況嘛,現在一道門也沒事啊,照樣頂得住。”朱媛媛有點心虛,但也暗自慶幸找到解決的辦法,不然就糟糕了。
遊了三條街,就見到五條船了,三條賣菜的,兩條走運輸的,運貨,也載人。
“怎麼樣,好玩吧?”韓紹元笑著說道,然後把平原縣的歷史一一道來。
以前,平原縣根本就沒有河堤,老百姓大部分都選擇住在地勢較高的地方,地勢低的都要建成樓房,每年到了洪水氾濫的季節,就要搬到樓上,等洪水過去,才恢復正常生活,所以平原縣人口少,經濟發展不起來。
三十年前,築了堤壩,平原縣就不再受洪水之苦,人口開始多了,很多人都搬到了低窪地帶,經濟開始繁榮起來,商鋪也多了,但還是比不上別的縣城。
二十年前,平原縣決堤,那時候聽說很慘,死了很多人,縣令被滿門抄斬了。
當時韓學林是參將,韓家都住在邊城,老家房子年久失修,都被洪水沖垮了,現在的宅子是後來重建的。
不知道什麼原因,可能是朝廷沒錢,決堤之後十年都沒有重新修築堤壩,官府只好在元寶山建了避災場所,挖了三個大山洞,建了一片房子,安置低窪地區的災民,自此,人又搬走了不少。
後來才築了現在這座堤壩,吳仁興在城外買了一大片荒地,就是朱家對面那片地,所以築堤壩的時候,順便把那邊也築起了河堤,也算是以拳謀私了。
沒想到啊,以為能安居樂業的,現在為了保護匯川城,要炸燬河堤,弄得老百姓流離失所,老百姓是怨聲載道,但林知府早安排好了,大家對洪水圍城的經驗又豐富,所以,沒出什麼事。
韓紹元娓娓道來,象講故事一樣,說出平原縣因為河堤一事,幾次的興衰起落。
給了希望,又無情地剝奪希望,太殘忍了,朱媛媛聽了只有一聲喟嘆。
“我跟你說,你要有思想準備,城外的那段河堤是吳仁興為了他的田地,才築了堤壩,這次炸燬河堤,城外的那段,未必會修了,甚至可能會推平。”
朱媛媛那句為什麼沒有問出口,她就想明白了,這次為了保住匯川城,炸了平原縣,林知府還要為自己的這一舉措上奏摺解釋,就算朝廷理解,不降罪下來,那明年呢,以後呢,遇到同樣的情況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