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正如沈遠說的那樣,她們要用高消費的方式向別人證明他們的能力,要是一個富豪突然開一輛普通的車,外界裡面就會有關於他破產的傳聞。
要是相信這個傳聞的人多了,他就真的有可能破產了,所以這也算是一種身份捆綁式的消費。
想通這個之後,陳逸還是覺得,當一個窮人要自由得多,今天想吃烤紅薯就吃烤紅薯,想吃大排檔就吃大排檔,完全不用顧慮別人的感受。
“既然做的是信心,我們是不是隻要讓他們對你重拾信心,你就可以不用償還這麼多的債務?”
陳逸突然若有所思的說道。
沈遠愣了一下,然後一臉吃驚的說。
“陳逸,你真是一個商業天才,這麼快就明白這個道理,理論上的確是這樣,但是要讓他們恢復信心其實比償還他們的債務還要更難一些,因為信心很大程度上是急於信任,而信任又得建立在信譽的基礎上。”
“我破產之後就被你控制著,他們根本就找不到我人,還以為我已經跑了,這就導致信譽變低,隨後就出現一系列惡性的連鎖反應。”
“你這麼說,我還成了讓你破產的始作俑者了?”
陳逸有些無辜的說道。
“雖然理論上的確是這樣,但根本問題還是出現在我自己的身上,之前一味貪大,導致公司出現十分嚴重的浮誇現象,吹出一個很大的泡沫,就算沒有你,這個泡沫遲早也會破滅的,現在一切歸於真實,我心裡反而有種腳踏實地的感覺。”
陳逸接著問:“錢和東西都可以借,信譽是不是也可以借?”
沈遠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他低著頭想了一下,立馬明白陳逸說這話的意思。
“陳逸,你真是鬼才,當然可以借了,透過擔保就可以啊。”
“行,我找到救你的辦法了,我先讓人將你保釋出去,然後咱們將你所有的債主召集起來,看一個協商會議,你坐牢對於他們沒有絲毫的好處嘛,純粹是為了洩憤,他們最希望的當然你掙錢還債了。”
潛龍市的富豪們,收到一份來自陳逸的請帖,平日他們都是以能夠邀請到陳逸為榮,現在居然收到陳逸的請帖,自然倍感榮幸,特別是那些富家太太,她們十分八卦互相打探。
要是某位太太的丈夫沒有受到陳逸的請帖,立馬就會被其他太太鄙視,就好像陳逸是在發富豪認證書一樣。
而起基於前面講過的原因,那些正在談專案的人,不惜花重金去購買請帖,有了這張請帖,遠比去銀行搞資產驗證更有說服力。
但是能夠收到這種請帖的人都是不缺錢的,他們怎麼可能販賣手中的請帖呢,做假請帖的組織,立馬應運而生。
當陳逸聽說有人花十萬塊錢,買仿造他的假請帖時,這才深刻明白沈遠說的,大商人做的是信心不是產品的說法。
這些請帖是他在路邊店買的,加上包裝成本也不過兩塊錢,卻能賣出十萬塊錢的價格,也就是說,這裡面有99998塊錢,是對他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