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道修煉,有一種訣竅叫做借假修真,乃是事先以自身推演和想象之力塑造形象,慢慢朝著其推進,因而把虛實相連,心想事成!”
因為曾經有過夢境修煉的經歷,李柃非常輕鬆就能理解這種法門,夢境之中,精炁變化,也的確多賴夢道法則之下的想象之力。
但是,現實何嘗又不是一種夢?
精神與物質,虛幻與現實之間,存在太多彼此轉化的關竅了,修為境界達到一定層次之人,多的是門路。
“那應該賦予它們何種形象才好呢?”
李柃思索起來,他本能的感覺,這個非常重要。
因為相應的形象,可以更加準確的描繪香魄的意境和作用,後世之人參閱起來也更加的具體和生動。
這就好比神像。
不同的神靈,其實都是老百姓心目之中人格化的自然力量。
從最初的自然神,到人文領域的人格神,諸般神職,權能,都應有固定的格式。
譬如財神,那必定是抱著金元寶,笑意盈盈,更加深入人心。
經過歲月變遷,也有可能被關公那樣的神靈分去神職,但亦有武財神之分。
譬如掌管姻緣的月老,掌管風雨雷電的雷公電母……
誰也沒有真正見過他們,但是依據諸多文學作品,戲劇作品,乃至於繪畫,影響,心中勾勒出這麼一種形象和相應的權能。
虛構的神靈,便擁有了深入人心,紮根於人類精神的權能,流傳於凡人之中,數千年不息。
李柃如今遭遇的難題,是應該如何為這些自己所創的香神勾勒形象,從而與人心共鳴,構建出真正的神靈!
但是這種事情,對於此刻的他而言,似乎實在太難。
因為他心中也還沒有個頭緒,此法草創,不大可能一蹴而就。
“算了,就先這樣放著吧,單隻有個香念,便已經夠了!”
香念之法,解決了逆風之香的問題,使得李柃以眾妙化香訣催生的香魄不再需要順風而飄,而是可以逆風而飄。
這當有大用!
而且他心中隱隱有個直覺,如若現在就把香神的形象構建出來,恐怕會觸發天地大道的感應,賦予一些天賦的權能!
這在螺螄道場裡面來做,就未免動靜太大了。
倒不是說擔心妱夫人對自己不利,李柃仔細辨別過其氣味,並未有威脅,而是這種觸發天地大道感應的東西,有可能召來一些因果和劫業。